想到這裡,葉楓開始沒有頭緒了。
看了一眼時間,葉楓出門打了個車,來到濟世堂。
葉楓推門而入,濟世堂內一片藥香撲鼻,老式木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類中草藥。
藥館內隻有幾名學徒在忙碌。
而李濟民正坐在櫃台後,低頭埋首於一本泛黃的古籍中,手邊放著幾張寫滿藥方的宣紙。
見葉楓到來,李濟民急忙起身,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葉先生來了,快坐快坐!我這就去給您泡茶!”
葉楓微微點頭,徑直走到一旁的木椅上坐下。
目光掃了一眼李濟民手中的藥方,隨意開口道“李老最近在研究新藥方?”
李濟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葉先生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個藥方似乎有些問題,我一直在研究。”
“總感覺哪裡不對勁,怎麼配比都不對症。”
葉楓端起桌上的茶杯,輕輕吹去茶葉,喝了一口。
他瞥了一眼,淡然道“你研究的這個方子,是不是針對慢性胃病和氣血不足的人群?”
李濟民一愣,驚訝地問“您是如何知道?”
葉楓將茶杯放下,拿起他手邊的一張藥方掃了一眼,指著上麵的幾味藥材說道,
“你這配方的思路沒錯,但君臣佐使的搭配不對,白術用量過重,容易燥濕傷陰。”
“砂仁雖然可以溫中,但在此方中劑量過少,難以發揮效用。”
“至於枳實,這味藥不適合用於氣血虛弱的患者,反而會加重病情。”
李濟民愣在原地,手中的古籍都忘了放下。
“這……這藥方我研究了整整三個月,還請教了幾位老中醫,他們都說無大問題,隻是需繼續優化。”
“您卻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濟民滿臉震驚地看著葉楓。
葉楓微微一笑,語氣淡然“藥理之道,本就需要精益求精。”
“你的初衷不錯,但用藥不能單看藥性,還要結合病人的體質與實際症狀。”
“若是慢性胃病患者,脾胃虛弱,你需要在這裡加上一味黨參,用來補中益氣。”
“枳實去掉,換成陳皮,能夠理氣調中,又不會傷正氣。”
“此外,再加點甘草,既調和諸藥,又能護胃。”
李濟民聽得入神,急忙提筆將葉楓所言記下,口中念叨“黨參……陳皮……甘草……”
他看著重新整理的藥方,越想越覺得葉楓的話有理,當即一拍大腿。
“葉先生,果然高明!”
“我這幾個月簡直是在鑽牛角尖,幸虧您及時點撥,不然真是誤人誤己了!”
葉楓淡淡一笑“藥方雖好,但記住一句話,藥材隻是輔助,真正治病的,是病人的身體。”
“你這個方子雖然有效,但關鍵還是患者的生活調理和心態。”
“如果他們暴飲暴食,再好的藥也無濟於事。”
李濟民連連點頭,滿臉敬佩。
“不愧是葉先生,如果沒有您今天一番點撥,我估計這輩子都琢磨不透這個藥方!”
葉楓喝完茶,站起身來走向屋角的大鐵鍋邊。
看了一眼裡麵正熬著的黑乎乎的一團濃稠藥液,眉頭微微皺起。
“李老,這鍋藥是不是你在試著改良的新方?”葉楓隨意地問。
李濟民連忙點頭,臉上帶著幾分自信“這是我按照一本古方改良的,想著藥效應該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