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章剩下內容已補完,沒有看的寶寶可以回去看!】
原本顧霖以為方大太太最早也要過段時日才會同他見麵,他也做好等上十天半個月的準備,不想三日後,方家管事便遣人送信給他。
看完信上的內容後,顧霖果斷地做下決定,出門找住在隔壁的牛強,讓對方安排馬車送他前去和方大太太商議要事。
此次前來,顧霖沒有乘坐自家兩架馬車,而是另外買了兩輛馬車,早上,鄭顥出門時駕駛了一輛,如今還有一輛停在客棧的後院裡。
聽到顧霖說要出去,牛強道“我和顧老板一起出去。”
他補充道“京城不比越明府,此處我等人生地不熟,鄭舉人特意囑咐我等,顧老板離開客棧外出時,身邊一定要跟著人。”
見對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顧霖微微無奈,他並非不注重自己的安危,之前出行不喜讓人跟著,是因為沒有必要,但初入京城,他知曉輕重,不會拿自己的安全開玩笑。
顧霖對牛強道“那便勞煩牛大哥駕車送我了。”
顧霖踏上馬車,牛強坐在前頭駕車,往方大太太定下的見麵地點駛去。
到達方大太太約下的酒樓後,顧霖讓牛強在大堂等他,如方大太太這般的官家女子,最是介意無故見外男。
顧霖抬腿走上二樓,向某個包廂走去。
半個時辰後,坐在大堂的牛強不禁皺了皺眉向二樓的方向看去,他想如果再過一炷香,顧霖還沒有下來的話,他便上去了。
忽然,二樓出現幾道身影,隻見顧霖和一位容貌清麗的女子並肩而行。
顧霖將方大太太送出酒樓後,在上馬車前,方大太太看向顧霖,麵上生出笑意道“待你家小輩殿試後,我約你過府喝茶,到時候可不要又說不得空閒。”
顧霖亦是笑道“承蒙方大太太厚愛,到時在下自是前去赴約。“
方大太太轉身進入車廂,婢女攙扶著對方“太太快些坐下歇息,天寒地凍的,顧老板也懟沒有眼色,同您在外頭說那麼多話。”
婢女對顧霖有些不滿,如今他們太太可是雙身子的人,可不能有一點疏忽大意。
方大太太聽了婢女的話後,沒有任何表示,但若仔細看的話便會發現,原本她臉上的笑意淡了許多。
“何時這般愛嚼舌根了。”
方家太太語氣平淡,看似是在反問其實卻是在陳述。
頓時,婢女的臉色變了變,然後低頭認錯“太太奴婢錯了。”
方大太太也不問她哪裡錯了,眼前的婢女是方家的奴婢,不是她從娘家帶來的,今個兒若不是陪嫁過來的鋪子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派親信過去查看,方大太太壓根不會帶那麼個蠢貨出門。
抬手撫了撫腹部,方大太太語氣微緩對婢女道“既然我和顧老板達成合作,那麼日後,無論是於公於私,你麵上都要對他和和善善的,明白嗎?”
奴婢連忙道“謝太太教導,奴婢明白了。”
無論怎麼說,對方都是自己院子裡的奴婢,該教導時還是要教導,今日遇見的是顧霖,奴婢不尊敬對方無事,可日後若是奴婢仍舊不長眼,惹了不該惹的人……
而且,方大太太最介意的是,自己表現出對顧霖的看重後,對方仍不知分寸亂嚼舌根。
看不懂形勢亦看不明白彆人的眼色,方大太太想,等把孩子生下來後,她再好好整頓院子。
方大太太上了馬車離去後,顧霖也轉身踏上自家馬車回客棧。
回到客棧時,顧霖看到大堂上的大卓,他微微驚訝問對方“你們何時回來的,鄭顥呢?”
大卓回道“就在不久前回來了,鄭少爺回房了。”
顧霖點點頭也不多問,讓牛強自便,然後自己走上二樓回房。
關上門不久後,顧霖坐在桌前喝熱水時,房門被敲響了。
“顧叔我能進來嗎?”
顧霖“進來吧。”
鄭顥打開房門走進來,顧霖看向他,見對方仍穿著早上出門穿的衣裳,臉上浮現出奇怪的神色“你們不是去參加詩會了嗎,怎麼這麼早回來了?”
鄭顥參加詩會前一晚便將此事提前告訴他,這場詩會的消息還是彭誌之寫信遣人告知鄭顥的,鄭顥一向對這類詩會宴席毫無興趣,除非有豐厚的好處和利益,否則他不會前往。
但此次詩會不同以往,由京城解元組織,同期各地府城有不少舉人皆會前往,鄭顥想了想決定前去。
鄭顥朝顧霖的方向走去,而後坐在在對方身邊。
微垂眼簾,看見顧叔白皙的手指被凍的微微發紅,他拿出早便備好的湯婆子放到對方的懷裡,接著道“原本以為是互相切磋學問,不想是去秦樓楚館風花雪月,我和彭兄甄兄他們覺得無趣,待了一會兒便離開了。”
湯婆子溫暖了冰涼的手掌,顧霖聞言微微皺眉道“不是快要會試了嗎,怎麼他們不趕緊溫習學問,反而去尋花問柳?”
他是真的有些不理解,在他的印象裡,以及近些年他所接觸到的讀書人,包括看似跳脫不著調的彭誌之和甄程,一旦遇到和學問有關的事情都十分鄭重,至少從鄭顥那兒了解,顧霖知曉他們一行四人,莫要說科舉入場前風花雪月了,便是平日裡相約聚餐都是在正規的酒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看著顧叔滿臉的疑惑不解,鄭顥開口道“京城彙聚天下財富珍寶,達官顯貴王公子弟比比皆是,乃紙醉金迷之地,相應的,相比其他府城的舉子,此地的舉人更加毫無拘束,放蕩不羈。”
鄭顥說的委婉,此次詩會表麵是研討學問實則是尋花問柳,但這些都不是最讓人大跌眼鏡的。
顧叔不知曉這般毫無意義,隻為縱情聲色的詩會,是京城與江南等多地經濟文化發達的府城的舉人默認舉行的。
這種詩會每隔三年便會舉辦一次,三年前是蘇杭一帶的解元牽頭組織,今年便輪到京城了。
詩會上的坐席布置更是地域和階級分明,北方舉人一體為一邊,南方舉人一體為一邊,但這隻是粗分而已,在北方舉子裡頭更是分出三六九等,如京城舉子,晉陽府舉子位居前座,其餘北地的舉人依次排列而坐,南方舉人那邊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