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由主持殿試的官員上前幾步,立在大殿中央,開始宣讀試題,還有八位侍衛手捧寫滿試題內容的木板在大殿上來回走著。
試題宣讀完畢,官員一臉正色,沉聲宣布“殿試開始!”
話畢,在場所有貢士立馬將紙張鋪好,而後迅速拿起墨條硯墨。
他們一邊硯墨,一邊沉思試題內容,有些貢士的腦海裡一旦劃過思緒,便立馬停下硯墨的動作,抬起毛筆記在紙張上。
不怪他們緊張,殿試不似前麵的會試鄉試,持續幾天幾夜,殿試隻進行半日,他們若是不把握好時間,很容易造成沒有答完試題的結果。
鄭顥身體挺拔直立而坐,他不似在場其他貢士那般緊張急切,青年神色沉穩,動作徐徐地往石硯加水,硯墨,手腕轉動間儘顯氣度。
建安帝的視線在下頭遊移著,忽然,目光落在左邊為首,容貌與氣質出眾的貢士身上。
他問身邊的太監道“那人是誰?”
雖然建安帝一向不理朝政,但他格外在意朝廷官員的形貌。
順著建安帝的目光看過去,太監回憶起對方的身份,接著回道“回皇上,那位是此次會試會元鄭顥,聽說出身庶族,偏偏在會試中,將一眾世家子弟都壓了下去。”
建安帝聞言十分驚訝,他常年流連後宮,癡迷丹道,所以將會試事宜交由禮部尚書和太子負責。
待會試榜單出來後,他也沒有特彆關心會元是誰,因為按照往年的規律,會元不是這位大臣的子孫,便是那位大儒的徒弟。
不想,今年偏偏出現意外。
建安帝的目光不由得再次投向鄭顥,隻見青年周身氣度從容不迫,絲毫不似庶民出身,當其他貢士為試題緊繃神色,蹙眉抿嘴時,他仍舊是不疾不徐,胸有成竹的模樣。
此番對比之下,弄的建安帝有些好奇此次殿試的試題是何等難度,竟然讓那麼多貢士如臨大敵,可看這位會元的表現,又好似毫無難度一般。
他轉頭,吩咐身邊的太監“你去叫太子帶著試題過來。”
“是。”太監躬身,然後走下台階,向太子的方向走去。
太子時不時就關注著建安帝那邊,所以當太監走下來時,他立馬注意到了。
當看到對方向自己走來時,太子道“王公公,父皇有何事吩咐我?”
王公公走近太子殿下,低聲道“奴才見過太子殿下,陛下有命,傳您帶上殿試試題過去問話。”
太子神情不變,眸色卻變了變,在與一旁的太傅對過眼神後,向建安帝走去。
“兒臣見過父皇。”
來到建安帝的身前,太子恭敬行禮。
建安帝點點頭,接著對太子道“太子,你將殿試的試題拿給我看看。”
“是。”
雖然琢磨不清父皇的用意,但君父君父,太子沒有表現出任何疑問,將試題遞上去。
接過試題後,建安帝看起來,略過詩賦,視線停留在策問上,建安帝皺起眉,仙風道骨的麵容也沒了好臉色。
“竟然出這種題。”
他抬起頭,目光投向太子,眼底隱隱出現不滿。
太子聞言,立馬回話“前些日子,兒臣同幾位大人合計一番,南方紅衣軍以下犯上,北蠻不講信義對我邊境子民燒殺搶掠,朝中大臣苦於沒有良策,我等便以此出題,看能不能從殿試中得到良策。”
“嗬”
收回目光,建安帝先是冷笑一聲,接著道“朝堂上那群人,一個個隻顧著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財富,哪會管南方叛亂,北蠻進犯。”
說到此處,建安帝停了停,最後對太子道“太子,你身為儲君需得有自己的想法,莫要被下頭的官員帶偏。需謹記這天下是我大乾皇室的,你所做的一切都要有利於維持我大乾的統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建安帝話語意味不明。
太子低首恭敬回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揭過此事,除了建安帝父子和王公公外,大殿上其他人根本不知道皇家父子當著他們的麵談論其他事情,不過,便是知道了,他們可能也不在意。
因為大乾皇室想要坐穩皇位,無論心底對他們有何種不滿,都得依靠他們的支持。
建安帝說道;“這種試題,朝堂大臣都說不出一二,這些讀書人也隻能紙上談兵了。”
太子沒有說話。
建安帝擺擺手說道“罷了,朝廷也該融入一些新血液了。”
磨好墨後,鄭顥已然梳理好所有試題的思緒,他拿起毛筆粘好墨水,沉腕落筆,在雪白的紙張上書寫起來。
大乾殿試一共有兩道題型,分彆是策問和詩賦,策問有三道,分彆為治國方略類,經濟民生類,和軍事國防類,詩賦不是單純地讓貢士作詩,而是根據指定的主題分彆作詩和作賦。
策問和詩賦鄭顥都有答題的思緒,但是策問答題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鄭顥先寫策問。
從治國方略,經濟民生到軍事國防,他氣息沉穩,一一落筆,期間沒有半點停頓,在其他貢士小心翼翼擔憂寫錯字時,他行雲流水,將自己所思所想都寫上去,其字躍然紙上,形神兼具,清雋不失規矩,規矩卻不死板。
每每寫完一道策問後,鄭顥便會將紙張放到空位晾乾墨跡,接著繼續寫下一道策問。
當答完三道策問後,殿試時間已過去大半,鄭顥沒有停歇,手腕一轉,接著作詩寫賦。
當所有試題答完後,鄭顥放下毛筆,端坐在原位。
一盞茶後。
主持殿試的官員沉聲道“殿試結束,所有人停筆!”
喜歡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