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玉樓剛要打烊,鄭就就乘著馬車過來了。
囑咐好店裡的小二,顧霖離開珍玉樓走上馬車。
進入車廂,坐在鄭顥的對麵,顧霖這才注意到對方的身側放著幾本書。
順著顧霖的視線落在身旁的書籍上,鄭顥神色淡淡,開口解釋道“這些是翰林院撰寫的國史,我帶幾本回去打發時間。”
瞧瞧這打發時間的方式,顧霖聽著都覺得牙酸了,彆人打發空閒,要麼聽曲看戲,要麼和友人相約外出。
顧霖暗自搖頭,果然自律的人在哪裡都是自律的,上值第一天,就開始為後麵的工作準備了。
不過,他沒有表現出自身的真實想法,顧霖連連對著鄭顥,誇道“多看書是好事,學無止境。”
見年輕哥兒一副見書生畏的模樣,鄭顥冷寂眼眸微緩,劃過幾分笑意。
自從上次在書房發現顧叔愛看話本後,鄭顥就知曉對方並非不喜看書,而是不喜歡看四書五經等典籍。
若是將典籍換成話本,一日的功夫,顧叔能看六七本,但對於正經書籍,打開第一頁,顧叔就一副頭疼至極的模樣。
兩人來到建安帝所賜的宅邸大門前,鄭顥讓大卓駕車進去,顧霖掀開車簾,眼睛看向氣勢恢宏,雕龍畫棟的宅子,他吞了吞口水,轉頭對鄭顥問道“這宅子得有四進吧?”
鄭顥朝他點了點頭。
顧霖頓時感慨,不愧是皇帝,出手就是大方。
馬車駛入大宅,顧霖瞬間感受到四進的院子有多大,如果不乘車光靠雙腿的話,走遍整個宅邸不知得費多少時候。
跟隨青年前往前院,顧霖坐在馬車上,透過車簾,觀賞外麵的景色,一步一景,假山花園布置的美輪美奐,而這隻是整座宅子的冰山一角,他不由得被眼前的奢華張揚景象所震撼。
不過,震驚過後,顧霖的神情呈現出迷茫之色,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古代宅邸的規製要求很嚴格,眼前宅邸的建造如此張揚奢靡,顯然不是鄭顥能夠用的。
看出了顧霖的疑惑,鄭顥解釋道“過幾日,工部便會來人改建宅邸。”
顧霖聞言,微微鬆了一口氣。
而後,他覺得自己的反應有些大驚小怪,顧霖不好意思地對鄭顥道“不怪我緊張,實在是,我沒有想到皇上賜的宅邸這麼豪華,讓人看著著實放不下心啊!”
鄭顥神色和緩,微微點頭,表示讚同“顧叔擔心有理,此間宅邸乃是前些年,一位三品大官的宅邸,因其貪贓枉法,賣官鬻爵,最後皇上下令,將其問斬抄家,這座宅邸就空下來。”
顧霖這下才弄明白宅邸的來源,接著,他好奇地問對方道“那這座宅邸的改建修造,都是交由工部負責,我們不用管是嗎?”
“工部派人前來,大致是去除違製之物。詳細修建改造之事,還是我等自行負責。”
鄭顥道“顧叔去忙自己的事情即可,以後每日下值,我都會過來宅邸看看。”
幾句話的功夫,兩人就商量好各自的任務,而後一同乘車回客棧了。
回到客棧,鄭顥讓小二將晚飯送到他的屋子,顧霖和他一起吃飯。
顧霖一邊夾菜,一邊問鄭顥道“咱們大概什麼時候能回越明府?”
將菘菜骨頭湯放到年輕哥兒的麵前,放了一個調羹到湯碗裡,鄭顥道“吏部還未安排好二甲進士,三甲進士的任命,要等所有新科進士的任命下來後,我們才能回鄉省親。依著吏部辦事的速度,最快也要半個月。”
鄭顥說完後,顧霖的神色失望下來。
他還以為殿試不久後,他們就能能快點回去把趙嫂子和顧安他們接過來呢。
看著年輕哥兒失落的表情,鄭顥安慰道顧叔寬心,新科進士有一個月的假期可以用來省親。”
這也聊勝於無,顧霖重新打起精神。
杜府。
剛整理完文案,杜遠從桌麵抬頭,他抬手輕揉著酸痛的手腕,而後,開口對一直伺候在身邊的小廝問道“什麼時辰了?”
“回公子,已經戌時了,天色已晚,公子可要安歇?”小廝問道。
杜遠微微點頭,燭火將他的眉眼照耀的比白日更加溫緩,但他的眼眸不似白日柔和,清冷一片。
杜遠半闔眼眸,如今這個時辰,全府的人都睡了,他也不想去打擾夫郎和孩子好眠,剛要開口吩咐小廝在書房安寢,小廝卻吞吞吐吐,輕聲道“公子,夫郎那邊······”
“夫郎那邊怎麼了?”
杜遠微微蹙眉,平日和風細雨的神情也冷凝下來。
小廝背後虛汗,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自家公子。
他垂著頭道“夫郎院子裡的燈火還亮著。”
杜遠沉吟,小廝也不敢講話。
他不禁想到府內奴仆和府外百姓對自家公子芝蘭玉樹,溫潤如玉的評價,皆道自家公子是君子般的人物,性情甚好,對待任何人都不會隨意發脾氣
但是,同杜遠自小一起長大的貼身小廝卻清楚他們家公子不似表麵那般好說話,就算在老爺和夫人麵前犯錯,也莫要在大少爺麵前犯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杜遠收斂冷凝神色,恢複平日的溫和熙然“走。”
對方雖未明言去哪兒,小廝卻心神領會,提著燈籠走在前方,為對方照明前往夫郎院子的道路。
屋內點著微弱燭火,但在黑夜裡,即便再暗淡的燭火也顯得格外耀眼。
溫文平躺在床榻上,穿著一身雪白的裡衣裡褲,上衣朝兩邊敞開,露出雪白的胸腹,平坦凝白的肚麵有幾條淡紅色的妊娠紋。
溫文抬眸,看向為自己塗抹潤膚油的婢女,問道“玉兒,你覺得這潤膚油能去除我肚子上的紋路嗎?”
玉兒輕柔地為自家公子按摩肚子,安慰道“姑爺愛重公子,即便公子肚子上有妊娠紋,姑爺也不會介意的。”
玉兒這一席話可沒有欺騙溫文的意思,她是溫文的陪嫁,一心向著溫文,從進杜家家門那日起,她就仔細觀察起杜府上下對待溫文的態度,其中,格外關注姑爺對溫文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