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宴之和杜遠對此十分清楚,明白在翰林院做不成什麼事,於是,打算熬一兩年資曆去六部做實事。
可看見同屋的俊美青年日日不倦地低首看書,他們‘穩’不住了,浮躁的心漸漸平靜下來,在做完本職工作外,他們也和鄭顥一般,翻閱翰林院內各種典籍國史,文案法令。
忽然,在三人認真忙活自己的事情時,屋外傳來竊竊私語。
說是竊竊私語,其實,音量已經大到打破他們的專注力。
外麵之人交談的話語也傳入三人耳中。
一人說道“今日,我見宮內太監來傳侍講大人進宮為皇上講解經史時,臉色並不好看。”
另一人應聲道“若真如你所言,侍講大人此行凶多吉少啊!”
對麵那人道“外人都道翰林院清貴,卻不知我等比起其他六部官員手無權勢,對待其他官員,皇上或許會念及對方勞苦功高,輕拿輕放對方的過錯,對待我們……”
對方話還未說完,另外一人道“住嘴,你不要命了。”
屋外竊竊私語逐漸消失,而後,一陣腳步聲響起,外麵兩人離開了。
杜遠不由得轉頭看向鄭顥,卻見對方神色沉穩,沒有任何變化。
鄭顥抬眸回望他的視線,杜遠溫和一笑,何宴之眉間思慮。
不過,三人都沒有為這意外聽到的事情耗費過多心神,就算建安帝心情不悅,依照他們三人的官職,也沒有麵見聖顏的機會。
禦書房。
翰林院侍講站在建安帝身前,一邊低首看書,一邊語速緩緩地為建安帝講解。
聽到一半,建安帝開口,沉聲道“停,不必再讀了。”
侍講停下動作,麵色惶惶。
建安帝道“翰林院的侍講如今便是這種水平?”
侍講麵色一變,立馬跪下“皇上恕罪。”
看著下麵求饒的官員,建安帝眉頭一皺,眼底浮現出厭惡。
皇上恕罪?
他冷笑,滿朝文武百官有幾個真正將他當作帝王?
一想到早朝時,文武百官皆向他進諫,太子後院空虛,隻有太子妃和側妃兩人,膝下沒有子嗣,紛紛進言為太子挑選妃嬪,以求東宮誕下皇孫。
太子乃建安帝親自挑選,建安帝對其寄予厚望,但是,建安帝閉上雙眼,原本顯得白皙年輕的麵容瞬間變得老態龍鐘。
太子不該啊!
溫善軟弱,聽信世家,毫無主見,建安帝已經能夠想象自己百年後,將江山交到太子手上是什麼局麵了。
到時候,怕是連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麵都維持不下去了。
然東宮無錯不可輕易廢棄,否則會動搖國本,世家也不會讓他廢掉親近世家大族的太子。
建安帝私心也不願廢棄太子,在諸子當中,太子雖良善軟卻不失手段,其他子嗣天資平庸,注定隻能做閒散王爺。
建安帝沉思,太子並非無藥可救,隻需要一塊磨刀石,讓太子學會借力打力壓製世家,太子就能成為合格的帝王。
磨刀石······
建安帝沉默重複著,滿朝文武能作為一塊磨刀石激勵太子,又能作為一把刀來壓製世家的,隻能是出身寒門庶族的朝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但是,有資曆能夠熬下來,紮根在朝堂上的寒門臣子,早就歸附於世家,他們自然是與世家同氣連枝,其他不願意屈服於門閥世家的寒門官員要麼便貶去偏遠之地,要麼辭官歸鄉。
建安帝沉吟,當初,他就應該保下一兩人才是,也不至於淪落到如今無人可用的境地。
忽然,他想到一人。
今年的新科狀元。
他睜開雙眼,吩咐道“傳翰林院修撰鄭顥進宮講解經史。”
“是。”見建安帝沒有責罰自己,侍講立馬退下。
急促的腳步聲傳入翰林院,眾人抬首望去,隻見進宮的侍講大人臉色蒼白地進來,他的身邊還跟著早上請他進宮的太監。
太監抬眼道“陛下有旨,傳翰林院修撰鄭顥鄭大人進宮講解經史。”
一位官員急匆匆地跑向翰林院內一間小屋,房門被推開,外人闖進來的動靜令鄭顥抬起頭來,目光投向對方。
小官氣喘籲籲道“鄭大人,您快些出去,皇上有旨,傳您進宮講解經史。”
杜遠和何宴之下意識對望,眼裡皆浮現出不解。
翰林院修撰雖有進宮為皇上,太子和皇子講解經史的職責,但是,這種好事一般都輪不到修撰,多是侍講侍讀去。
而且,今日侍講已經進宮,皇上卻再次傳人進宮,杜遠看向鄭顥,眼含憂慮。
諸多思緒在腦海劃過,鄭顥起身,神色冷靜,語氣沉穩對慌忙的小官道“勞煩帶路。”
見對方不急不忙的神情表現,小官也漸漸冷靜下來。
他對鄭顥道“鄭大人隨下官來。”
鄭顥跟著對方走到翰林院大堂,便見到手持拂塵的太監,對方瞧了他一眼,陰柔嗓音拖著調“鄭大人,隨咱家走吧。”
翰林院位於皇城內,距離皇宮並不遠,鄭顥和太監無需乘車,雙腿行走就到達禦書房了。
喜歡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