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人大喊,“戒備!”,他坐在馬上,拿出了斧頭和盾牌。這片草原,沒有什麼人可以信任,你若是不展示武力,匈奴部落之間也會劫掠。很簡單,隻要說自己部族是死在烏孫人手裡就行,那麼奴隸和財富就是他們的了。
三十三個匈奴牧民,取弓,持刀,慢慢聚集到前方,迎著那個不大的匈奴隊伍的方向。
袁華還是有一點緊張,他和八個戰士騎馬走在最前麵,看上去吊兒郎當,雙手都沒有觸碰武器。
可他們的身後的有三排,三十個男男女女,都已經將各種弩機上弦,等待著發射。
雙方走到二百米,一個匈奴壯漢放箭,羽箭劃破長空,斜斜插在袁華麵前的草地上,箭矢沒入泥土,羽杆在“嗡嗡”作響。
這就是“一箭之地”!
一箭的距離通常指的是古人用箭射出的長度作為度量,大約相當於一百三十步左右的距離,大約相當於今天的101novel.com0米左右。這個距離是一個比喻性的說法,用來形容兩個地點之間相距不遠。
在古代,由於沒有現代的精確測量工具,人們常常使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動作來作為度量單位。箭作為一種常用的武器和狩獵工具,其射出的距離自然成為了一個易於理解和使用的度量標準。
對方在高聲喊著什麼,可袁華聽不懂,他隻是低聲說道,“走”。
前隊的九人,突然就向左偏轉,開始策馬奔騰。
匈奴人的視線隨著這九人在移動,可下一個瞬間,有匈奴人大喊,“散。。。”
可話還沒有落音,對麵原地不動的三十個男女騎手的弓弩已經扣下扳機和鬆開弓弦。
匈奴頭人,就這麼睜大眼睛的看著,他試圖抬起左手的盾,可弩矢的射速比他認知的箭快的多,兩根重弩的弩箭射透了他的身體,他的身體向後翻倒。
而他的身後,那些聚集起來的匈奴牧人,這一刻也倒下一片,十五人被射倒,亂成一團。
三十個射完弩的男女,打馬回轉,居然向著遠處逃去?
匈奴人無比憤怒,他們盯著那三十個逃跑的人,大聲叫罵,狠狠地用馬鞭抽打自己的戰馬,開始提速追趕。
可就在這時又有族人在大喊,“右邊,小心!”
就見,那剛剛策馬奔騰出去的九人,已經回轉馬速提的極快,從右側衝了過來。
老阿拉什大聲喊道,“倒!”
九匹並排疾行的戰馬,馬蹄翻飛;
九杆五米的長槍開始伏倒,槍尖如林,直指那剛剛開始提速的15名匈奴族人。
一百米,輕騎兵,其疾如火!
匈奴人和他們的戰馬看到那些銳利的矛尖,都有些害怕,想要側轉逃離,可兩軍已經交彙。
一瞬間,長槍入體的“噗呲”聲,慘痛的嚎叫聲,槍杆“哢嚓”的折斷聲,不絕於耳。
第一次衝陣,所有人都有些緊張,九杆長槍,隻刺中五人。
袁華拿著斷開的槍杆,從一個匈奴人的眼前掠過,右手揮動槍杆,狠狠地拍在他的臉上,馬速加上手臂揮動的力量,這一下就把他打下馬背,雙手捂著臉,滿地打滾,拚命嚎叫。
等到他衝出五十步,馬匹回轉之時,再看敵人,隻剩下七人正在打馬想要逃離。
可遠處的三十人已經上好弩機,開始散成一條直線撲了過來,他們隻能轉向。
袁華大聲喊,“射馬,射馬”
三十把弩箭射出,草原人比袁華更懂什麼是騎戰,他們全都向著馬匹射擊,人仰馬翻,隻有兩人衝出箭陣。
一群解憂部騎兵追了出去,老阿拉什和古爾麗也緊追其後,雙方在草原上開始了生死追逐。
半個時辰後,追擊的士兵回來,兩顆人頭被扔在草地上,他們混濁空洞的眸子看著蒼穹。
六月中旬的這一戰,在袁華的安排下,眾人進行了偷襲,沒有一個受傷,隻有一匹戰馬左肩被射中,休息幾天就能好。
繳獲戰馬四十一匹,一些糧食和武器,七輛匈奴人的馬車。
解救烏孫族人四十五人,其中男人十個,女人三十人,小孩五人。
隊伍的人數擴大到九十一人,其中男子二十四人,小孩十二人,女子五十五人。
他們埋掉這群匈奴人,整備武器,向著西北繼續前行,依舊是裝扮成匈奴人的樣子。
喜歡大漢與羅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漢與羅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