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霜,他們是大月氏的繼承者,他們的曆史,就是大月氏的曆史。
可彥在烏孫部落大會上,這樣說,“如果誰和貴霜有血仇,那麼第一的是匈奴人,而第二的就是我們烏孫人。這一次,我們若不勝利,就是滅亡。”
為什麼?
他們都是來自於浩瀚的中華外圍,他們都曾經生活在中國西北部草原和山脈之間,他們都說自己曾經是夏朝的後人,他們曾經都在中華的西北草原追逐著豐美的水草和動物而生,他們都是來自東方的民族。
大月氏,匈奴和烏孫都起源於華夏西北,他們三族擁有同樣的文化根源和同樣的祖先。
大月氏曾經非常強大,控弦十萬,遊牧在祁連山到敦煌之間廣闊的原野上,沃野千裡,牛羊無數,連匈奴都有一段時間要臣服於他們。
後來,匈奴人能夠一統草原,靠的就是大敗大月氏。殘忍的匈奴人,甚至將大月氏王的頭顱做成了酒具。這兩個民族之間,有化不開的血仇。
而烏孫,他們曾經和大月氏一樣,在祁連山和天山之間遊牧,大月氏為了獨占土地,將烏孫的王殺死,逼得烏孫的王子去到匈奴,尋求庇護。
大月氏被匈奴打敗後,烏孫人聯合匈奴,他們在伊犁河穀再一次沉重的打擊了剛剛遷徙過來不久的大月氏,將大月氏人剛剛愈合的傷口,再一次扒開,逼得大月氏再次向南遷徙。
那一次遷徙,沿途都是餓死的大月氏人民,兩族的仇恨就這麼被記下,生生世世不敢相忘。
西遷的大月氏,滅掉了西邊的大夏,將大夏的國土分為五個大月氏的部落管理,這就是大月氏的五侯共治時代。
這五個部族中,其中就有一個叫做貴霜的部族,後來貴霜強大起來,他們吞並了另外四個大月氏部族,正式建立起龐大的貴霜帝國,人口達到三百萬之眾。
現在,貴霜帝國已經準備北伐,要奪回大月氏曾經被迫放棄故土。曾經不斷向西南逃離的大月氏人,他們殺回來了,接下來,必然是血淋淋的報複,是無儘的仇殺和奴役!
烏孫部的斥候戰士,帶回來了消息,在裡海南邊的到處都是貴霜的斥候騎兵,他們無法進入腹地。
可他們已經觀察到的貴霜帝國的軍隊,看上去貴霜帝國的部隊已經開始轉變成騎兵和步兵的組合,和曾經的大月氏已經完全不同,這一次斥候們看到了兩種類型的部隊。
在部落大會的大帳之內,熊熊的篝火將整個大帳照亮,斥候軍主官站在大帳中央,四周都是烏孫各個部族的首領,他說道,“他們軍隊有大量的步兵和弓兵的混合部隊,他們不是草原人,個子矮小,皮膚黝黑,裝備有長矛和盾牌。步兵隊還帶著弓兵,他們步弓手不穿甲,但是他們的弓很大,射程比我們烏孫的騎兵遠。
貴霜騎兵包括輕裝騎兵和重裝騎兵。輕騎兵和烏孫軍隊差不多,貴霜的重騎兵已經裝備了鐵甲,連戰馬也有甲,隻是看不清是鐵甲還是皮甲。”
聽完斥候的回報,整個大帳裡亂哄哄的,人們在交頭接耳。
那些更靠南邊的部落首領,全都無比焦慮,他們站起來,大聲喊著要部落聯軍在南部集合,不能讓貴霜人進入阿姆河的上遊,隨意的踐踏烏孫人的草原。
也有人喊道,“請大漢和匈奴人來幫忙,誰能幫助我們擊退貴霜人,我們就臣服於誰!”
這再次引起了喧嘩,一個首領站起來說道,“大漢遠隔萬裡,匈奴貪得無厭,我們必須要靠自己。”
可有人反對,“烏孫部全部加起來,也不到五十萬人,我們有多少戰士?烏孫能死多少兒郎?”
有人問可彥,“萬夫長大人,您怎麼看?”
可彥一直在思索,眉頭緊鎖,他想了想,站起來,對著所有人說道,“我認為,對我威脅最大的不是步兵,也不是重騎兵,他們的速度都太慢,追不上我們烏孫的戰士。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貴霜帝國到底來了多少輕騎兵,隻要殲滅他們,這場戰爭就能打下去!”
原本安靜的大帳,再次鬨哄哄起來,對於可彥的判斷有些人認為可行,可有的人並不認可。
有大部落的首領站起來說道,“可彥,他們有步兵,如果他們沿路修築城池,我們該怎麼辦?”
這一下整個大帳都安靜了,這是遊牧民族最害怕的東西,一旦貴霜帝國沿途修建城池,那麼烏孫部將毫無辦法。
烏孫部本就是一個人數稀少的部落,他們實在難以與強大的貴霜人持續地展開激烈的城市爭奪戰。要知道,這種曠日持久、殘酷血腥的戰鬥對於任何一方來說都是巨大的消耗。而以烏孫部現有的人力和資源,若執意如此行事,無異於飛蛾撲火,最終隻能將整個烏孫民族都徹底地拖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之中。那將會是一場可怕的噩夢,無數生命會在戰火中消逝,曾經寧靜祥和的家園也會被摧毀得麵目全非,淪為一片廢墟。
可彥再次皺起了眉頭,他在心裡想著,“我為什麼沒有想到這一點!我始終還是認為大月氏是遊牧部落,忽視了大月氏有可能已經會建造城市。一個擁有大量步兵的帝國,往往已經會建造城市,這將是烏孫的末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有人站起來,說道,“我們去大漢,他們知道該如何攻打城市,他們可以教我們。”
可大帳裡有聲音說道,“一來一回,戰爭可能都結束了!大漢太遠,他們救不了烏孫!”
這一次,也不再有人喊著讓匈奴人來幫忙,他們知道匈奴也不擅長進攻城市。
突然,可彥想到了不奴部,那些高牆後麵的巨大投石機,他騰的站起來,揮舞著拳頭說道,“我知道有誰會製造機械攻城!他們可以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