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華率領著他的隊伍東征之際,遠在不奴山穀的劉玉和古爾麗正忙得熱火朝天。此時正值秋收時節,整個山穀都彌漫著豐收的喜悅氣息。
她們兩人齊心協力地搬運著一筐又一筐沉甸甸的穀物,額頭上掛滿了晶瑩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下來,浸濕了她們的衣衫。然而,儘管勞作辛苦,她們的臉上卻始終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終於,經過一番努力,所有的糧食都被搬進了倉庫。劉玉和古爾麗站在最後一個倉庫門前,望著那堆積如山的收獲,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她們相互對視一眼,然後一起用力推動沉重的庫門。隨著“嘎吱”一聲響,庫門緩緩合攏,將這份來之不易的果實安全地封存起來。
陽光灑在她們滿是汗水的臉龐上,映照著她們滿足的神情。這一刻,劉玉和古爾麗仿佛忘卻了疲憊,隻感受到了勞動帶來的充實與快樂。
一個女官在旁邊大聲宣布,“今年,共耕種十二萬畝良田,畝產均一百三十五斤,合8100噸”,他們已經采用了袁華的現代度量衡製度。。。
聽到這個數字,劉玉卻眉頭緊皺,8100噸,聽起來很多。可這些糧食,其實隻夠養活人口!
她再次問,“牛羊我們還有多少?能夠養活多少人?”
女官說道,“三個營地全部加起來,還能養活八萬人口。”
劉玉輕輕說道,“九萬六千人,還有四萬人的口糧。”
再次問道,“現在,我們的漁業能夠養活多少人口?”
女官翻看賬目,說道,“三萬人口左右”
劉玉說道,“下政令,增加漁船建造,必須要把一萬人的口糧填滿!”
女官撫胸說道,“我馬上去安排!”
古爾麗說道,“我們還能打獵補充食物!”
劉玉搖了搖頭,說道,“今年大旱,野獸也不多了!”
古爾麗沉默了,她在想,看看還有沒有彆的辦法。
突然,她說道,“我們能不能用物資去換?”
劉玉搖頭,說道,“阿蘭部哪裡還有糧食?他們今年冬天也難過了!”
古爾麗卻搖頭說道,“不是阿蘭,是帕提亞和羅馬!”
劉玉好奇的問道,“可我們沒有貿易,而且還是交戰方!”
古爾麗笑了,她笑著說,“我們的船開到南麵的帕提亞沿岸,穿烏孫部的衣服,就說自己是烏孫部就好了,一樣可以交易啊!”
劉玉拍頭,哈哈大笑,說道,“我愚鈍了!”
古爾麗說道,“玉姐姐,我來負責帕提亞的買賣可以嗎?”
劉玉高興的拉起古爾麗的手說道,“好好好!就交給你了!但是為了安全,你要帶上老阿拉什。”
古爾麗高興的答應,她終於有一個自己的舞台,她也要向劉玉一樣為部族做點事,她跑著離開,去找老阿拉什了。
劉玉轉身,走向新來的阿蘭人新區,她要問一問離羅馬和東哥特人最近的阿蘭部落,是哪兩支?
既然,古爾麗去負責帕提亞的交易,她也要試著在東哥特和羅馬之間架起一道貿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