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同於卡爾特人,日耳曼人,他們是體格強壯,力量更為強大,擅長一對一搏殺;
也不同於北非的迦太基人擅長海戰;
亦不同於希臘文明的排槍盾牌陣和埃及的長矛加馬車弓手堂堂列陣。
甚至同為騎兵,他們也不像帕提亞人,這些人至少也會列陣和羅馬人在戰場上麵對麵,雖然帕提亞人已經夠惡心了。
與半個東方遊牧民族阿蘭人也不像,這群阿蘭人就是劫匪,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立刻跑路,連部族都全部帶跑。羅馬人打阿蘭人也極其惡心,這群窮鬼屁也沒有,除了土地,他們就隻剩下做奴隸和一點土地了。怎麼說呢?阿蘭人根本沒有一個文明的樣子,這就是一個原始部落集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以前,羅馬的敵人,在戰爭中更無限趨近於武力和戰陣,以強硬對強硬,槍對槍,刀對刀,弓對弓,騎兵對騎兵。
而現在,這群來自真正東方騎兵,則是無限趨近於智力型的軍隊,他們狡猾的像草原上的狼,總在尋找比較優勢,不斷的遊走尋找最薄弱的縫隙,然後切進去!
老阿拉什來自大月氏,大月氏最主要的敵人是匈奴,這兩個民族在草原上從北打到西,從戰國時開始就一路乾仗。
最後大月氏輸了,可大月氏的一群敗退的族人,居然到了中亞就橫掃一切,把塞族部落橫掃一空,又抓起印度各個王國一頓暴揍。
為什麼大月氏不願意幫漢朝反攻匈奴?因為大月氏在中亞過得不錯,能暴揍弱者,何必回到東方的草原和匈奴人死磕!
大月氏為什麼能在中亞如此強悍?因為東方的戰爭藝術,在這個時代遠超西方,他們弓刀鋒利,他們來去如風,他們一直擅長突襲和偷襲,他們不會蠢得和敵人一對一搏殺。
按照老阿拉什在大月氏王庭接受的軍事教育,其實就是一句話“移動,不斷移動,再強大的敵人,也總有薄弱點。不斷找到敵人的薄弱點,不斷殺下去,敵人自己會崩潰!”
這也是匈奴人的戰爭方法,不然大漢能和匈奴人打數百年戰爭?
不然,李廣如此名將,帶著大漢的鐵甲騎兵軍團,居然在匈奴人手上討不到什麼好處?一生未能封侯?!
若不是衛青沉穩,步步為營;若不是霍去病少年輕狂,連輜重都不要,一路騎兵橫掃,不斷殺伐,就敵於糧,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打哪?
這兩個妖孽般的組合,一慢一快,一正一斜,打的匈奴人找不到北。兩人聯手,拿下了祁連山脈那片廣闊的養馬之地,讓大漢也擁有了源源不斷的戰馬補給。加上人口龐大,金屬工業領先於世界,匈奴人才會慢慢衰弱下來。
袁華在這群東方遊牧民族中生活,他對於東方遊牧民族,有著自己的見解,曾經和劉玉說起“華夏北麵和西麵的草原,天生就是一個孕育戰士的沃土,他們英勇且狡猾,他們在戰爭中學習華夏的軍事手段,同時也在學習華夏的工藝。
控製好這兩片草原,華夏就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將無往不利!
失去這些草原,那會不斷陷入戰亂和紛爭,不得安寧!”
劉玉問袁華“那麼該如何統禦草原?”
袁華說“我不知道,但必須融合,而不是不斷廝殺,刻意去區分漢胡。”
劉玉痛苦的說“這怎麼可能?大漢稱我們是胡人,蠻族,他們不會認同我們。”
是啊!劉玉他們很難受,作為解憂部,他們的先祖全是漢人,他們尊崇大漢的一切,可大漢並不認同他們。漢人卻稱他們為“胡”。
袁華安慰她,說道“我不管大漢怎麼想,我們不奴族沒有漢胡之分,皆是族人。學漢字,說漢話,就是我們的族人,不分你我!”
最後,他告訴劉玉“我們是炎黃子孫,炎帝和黃帝也不是一個部落,他們是合並而來的。總有一天,華夏會知道,若真的想要文明昌盛,那就要展開更大的懷抱,讓文明普照萬族!”
這些話,劉玉告訴了其他人,所有人都認同這個觀點。
大漢在東方就是文明的主體,就算是匈奴人,在心裡也知道,大漢比他們先進太多。匈奴人搶奪人口和糧食,很大一部分也是想要漢人工匠,為什麼?因為這些工匠本身就是漢文明的承載,他們同樣渴望文明。
甚至匈奴人自己,也把先祖看做來自華夏。他們認為華夏族和匈奴族有共同的起源,夏朝滅亡後,夏朝最後的君王桀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因為擁有更多的智慧,他們在草原上吞並了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
匈奴人的曆史確實非常悠久,大月氏和烏孫也是從匈奴中分出來的民族。他們的足跡遍布北方,西方和中亞,他們在商朝時被稱為“鬼方”,周朝時被稱為“獫狁”,到了戰國時期才稱為匈奴。
他們從夏朝滅亡以後,和華夏已經共生了將近兩千年。
拋卻仇恨,匈奴和華夏,這二者其實是一朵相生的蓮花,隻是這朵蓮花是血色染紅的。
老阿拉什現在要守護不奴族,守護他們的理想,沒有奴隸,不分漢胡,亦不分你我。
他要用戰爭讓羅馬人尊重這個民族,他要用“血”來提醒羅馬,不奴族不可辱!
這一刻,乞力的部隊已經遠去。
而老家夥就站在高山之上,遙望這片山海。
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嚴酷出現在他的臉上。
看著遙遠處羅馬人營地裡那微弱的火光,他自言自語道“羅馬人,你們不該出現在這裡!”
喜歡大漢與羅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漢與羅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