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進入大帳之中,給主將班雄作揖,然後踏步走到右手邊和副將班勇站到一起。
他睜大了眼睛,就看著袁華唾沫星子飛濺,站在大營之中和大漢主將談著商賈之事,覺得不可思議。
等等,袁華那廝說的是烏壘城?這貨居然把烏壘城打下來了?
再等等,這群不奴族居然把四河草原也打下來了?這麼牛皮的嗎?那你還做啥子生意?你躺著收稅金不好嗎?
大帳之中,燈火通明,班雄看著眼前之人,覺得甚是有意思,開口問道“不知,不奴族欲將烏壘城作價幾何,售與我大漢?”
袁華這貨,在古代人眼裡有些奇葩,他毫無上下尊卑之分,遇到煌煌大漢軍威,也不畏懼,居然開口說道“說了這麼多,有些口渴,是否能喝杯茶水?”
眾人麵麵相覷,班勇在一邊小聲的問馬原,“你認得這廝?”
馬原小聲回答“認得,在張掖城外,我與匈奴交手之時,袁華等人曾有過援手之義。”
班雄也看不透袁華,眼前這人明顯是個漢人,漢話說的極為流利,卻有著胡人無拘無束的性子。
他嚴肅的朝士兵揮了揮手,士兵下去取水。
袁華接過水碗,大口喝水,他剛剛確實覺得口渴,將碗還給士兵,還笑眯眯的說了聲“謝謝,小哥!”
眾將也不說話,就靜靜的看著袁華。
袁華想了想,他說道“我不奴族隻有兩個要求一,烏壘城外的牧場給一些西域部族牧馬,這是他們幫我們打戰時,我們許下的承諾,君子一言,四馬難追;二,我們希望和大漢建立起一條穩定的貿易線路,希望大漢能夠和我們聯手從西域經四河草原,最後到裡海之間建立起一條驛站之路,讓商貿繁盛,讓沿途的百姓都能依托商貿過上好日子。”
大營之中,一時議論聲紛紛,班雄卻有些意外,他問道“此話當真?”
袁華笑著說“當真!”
班勇此時也有疑問,他先向班雄一禮,雖然班雄是他大兄,可軍中不可無禮。
班雄點頭,班勇才踏前一步問道“你的意思是,不奴族出兵數萬,打下烏壘堡,更是殲滅上萬匈奴,現還要將烏壘堡送於我大漢,卻不要金銀賞賜,亦不要西域任何地方?”
袁華笑道“是的,隻求萬裡通商,沿途百族共富!”
班勇疑問“通商對於不奴族有如此重要?”
袁華此時收了笑容,對著班勇說道“貿易,是天下經濟的血脈,它促進了各個部族之間經濟的繁榮與發展,隨著人員和貨物的流動,可以加深世界對大漢文明的交流與理解。
通過貿易,大漢能夠獲得更大的市場,從而增加銷售額和產量,推動國內百業的生產和老百姓的收入。
國際市場的競爭促使各國不斷改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競爭力,從而推動整個國家經濟的增長,老百姓日子好過,誰要打仗?
各國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進行專業化生產,通過貿易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比如,西域盛產葡萄,而大漢盛產茶葉,這樣的貿易就是互補。
再比如,大漢缺銅和銀,卻善於煉鐵,那就可以用鐵換銅和銀,來獲得整體國力更大的發展。。
通過國際貿易,大漢的文化和大漢的文明得以傳播,增進了國際社會的相互尊重和合作,更多的了解會減少戰爭的發生。
請各位思考一下,如果大漢的經濟和西域的經濟緊緊聯合在一起,如同一個又一個連接在一起的草環。
一旦這種體係成型,哪一族又能離開大漢的經濟體係,讓自己的子民受窮,受苦?
更何況,這種貿易,收益最大的其實就是各國的貴族,他們一定會是整個體係最堅定的支持者。
你們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這不是對於我不奴族重要,這是對大漢,對沿途的所有百姓都是無比重要的事情!”
班雄看向身邊的文官,問道“這些話是否已經記下?”
那文官汗顏,“說的太快,記之不及!”
班雄哈哈大笑,他們班家其實就是袁華說的一環,他說的極為有理,隻是很少有人說的如此透徹。
他站起來,對著袁華說道“等下可否請先生再詳談,我將親自手寫奏折去洛陽。”
袁華拱手說道“敢不從命?”
班雄對於袁華的身份也頗為好奇“問道,我觀你是漢家兒郎,又怎會成了不奴族人?”
袁華苦笑,說道“這說來話長,我們本來都是漢家工匠,被俘,再被賣為奴隸,欲逃回大漢,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