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城市裡修建了排水渠,道路是夯土覆蓋礦渣,但聽說修建完城牆以後,會用磚頭覆蓋路麵,現在隻是暫時使用。
不奴族現在的飲食是集體吃飯的,但是所有人要檢查手是否乾淨,吃飯前每個人都要洗手和洗臉,不乾淨的人無法領到飯食。
有知識的羅馬長者,歎息道“不奴族比我們領先太多,羅馬落後了!”
黑海城的城牆,在十一二月停工了,但十米高的城牆工程已經完成了一半,這在羅馬人看來也算奇跡。
羅馬如果要修建一座四米高圍牆的城市,沒有三年是建立不起來的。
當然,羅馬沒有不奴族這麼多的工具和馬牛,羅馬完全是依靠大量奴隸在進行大規模城市建造。
現在的羅馬人的思維是混亂的,他們想念自己的家鄉,卻同時期待這座城市的崛起,心情無比複雜。
隻有老人們無比清醒,他們對身邊人說“擁護不奴族吧!因為接下來如果羅馬進軍這裡,不奴族如果輸了,我們就會全部淪為奴隸!羅馬不會因為我們曾經的身份而寬容。”
六萬各個族群的人們,開始慢慢融入這個城市,在農田,在礦山,在工坊,在建築工地,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
這個城市,一天天在成長,按照不奴族的高層計劃,明年七月,這座城市就會有產出,源源不斷的產品將從這裡走出工坊,進入黑海沿岸的市場。
阿蘭人將不奴人的商品帶去西部的邊境,在那裡賣給東哥特人,而東哥特人又將他們販賣進羅馬人和日耳曼人,換取黃金和白銀。
而日耳曼人也開始建立商隊,送去更西麵,那裡的凱爾特人和高盧人會購買他們帶來的商品,這些商品正在和羅馬的商品一起在各個地區銷售。
在大陸的北麵,一條牽涉千百個部落的商路也在曠野和森林中慢慢成型。
每天,都有阿蘭人從這裡挑選商品出發,每一天也有阿蘭人的商隊抵達。
黑海城,慢慢成為西北部貿易的重要節點,開始串起歐洲大陸的貿易珍珠鏈,它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黑海城的船廠此時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繁忙至極的景象。裡海各個造船廠向黑海派出了工匠,在本地也招募大量工人,總計三千的工人們在各個崗位上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一艘艘嶄新的海船逐漸成形,並準備下水試航。
現在黑海造船工業鏈,是整個不奴族城市裡麵最大的,隻有他們的規模超過三千人。
就算山海城,再支援黑海城以後,他們的船廠工人也隻有九百人左右,已經從峰值的一千六百人,下降到一半左右。
自進入十一月份以來,源源不斷的木頭被運進了烤乾工廠。這些原木經過精心的烘烤處理後,變得乾燥且堅固,為後續的造船工程了優質的材料。與此同時,鋼鐵廠裡也是火花四濺,機器轟鳴。一批批用於建造船體的鋼材不斷產出,它們將成為海船堅實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木蠟油廠也正式投入生產。這種特殊的塗料能夠有效地保護木材不受海水侵蝕,延長海船的使用壽命。如今,整個造船產業鏈緊密配合,高效運轉,使得造船進度大幅提升。
令人矚目的是,每隔短短七天時間,便會有一艘排水量高達一百五十噸的龐然大物順利下水。如此驚人的速度不僅展現了黑海城船廠卓越的製造能力,更彰顯了這座城市在航海領域的強大實力。
為了駕馭這些新造的海船,裡海艦隊特意調來了大批經驗豐富的海員。他們帶來了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確保新船能夠迅速形成戰鬥力。同時,當地政府也積極行動起來,麵向社會廣泛招募海員,並組織開展嚴格的培訓課程。許多年輕人懷揣著對大海的向往和夢想,踴躍報名參加,希望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海員,為國家的海洋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一批的三十條全是戰艦,平時訓練,在漁船有需要的時候,他們的六十噸貨倉還充當漁船的貨倉。
這種船隻前後各有兩台“熱吻”,擁有五十人的戰鬥隊,這是不奴族在黑海的第一支戰鬥艦隊。
袁華已經在準備衝破拜占庭海峽,衝進地中海,殺出直布羅陀海峽做準備。
南北美洲之旅,已經被排上了日程,袁華需要種子,那些糧食種子正在中美洲的土地裡被美洲當地人種植。
第一次出訪美洲的艦隊,被安排在一一四年八月,這將是一支三十條船隊組成的艦隊。共分為三個戰鬥隊,每五條四炮重火力戰艦,攜帶五條雙炮輕火力運輸艦,構成一個戰鬥單元。每個戰鬥單元,各擁有五百名戰鬥人員。
他們將在中美洲建立起一個橋頭堡基地,然後另外兩隻艦隊將向南北美洲延伸出兩個臨時基地,用來在那裡和當地人建立貿易體係。
黑海城,將是一切的關鍵!
三月,希耳用大車快速來回十次,帶回來三萬大漢的災民,落戶在伊犁城和四河草原。並在東都洛陽接受大漢的冊封後,大漢向不奴族正式派遣了持節使臣,常駐伊犁城。
從現在起,和大漢的所有官方聯絡將可以通過持節使臣進行聯絡,他們就是大漢的外交官員。
從春節以後,袁華就跟著大車運輸隊出發前往黑海城,他將親自參與黑海海軍的訓練。
一切都是為了糧食,民以食為天。
喜歡大漢與羅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漢與羅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