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彈道穩定性的問題,這群人在這個鐵雷管的尾部,學習雨天的弩矢,有三個小彈簧拉起的鐵尾翼。
當古塔看見這根小雷管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這是啥?這簡直就是袁華先生說的炮吧!
是什麼炮來著。。。好像是火箭炮。。。
可這又不是袁華畫的那種,粗粗的,這究竟算是個啥?
這群人,為了雨天能用,在後麵做了一個遮雨的鐵片,這樣下雨天也能點燃引線。
而且,上彈速度極快,發射完,後麵一個人就從屁股後麵塞進一根雷管子彈,彈片會自動卡死,無論怎麼動,雷管子彈都不會掉落。。。
然後,等前麵的士兵瞄準後,身後的士兵就開始點燃引線。
這玩意居然真有些準頭,一百五十步八九不離十。
可這玩意真的需要準頭嗎?
這群妖孽的不奴工匠,前半部的爆破部裡有一圈盤著的引線,和後麵的發射藥相連,這樣他們會在發射後大約三秒起爆。
彈藥還有獨立的實驗,他們發現爆破威力不夠,於是工匠們合計了一下,將前麵發射部外麵鑄鐵殼,特意鑄造出刻線,這樣會產生十二個爆破碎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可十月底的測試還是出了問題,威力很好,可火藥的推進力量好像不夠,而且飛行性能極其詭異。
士兵們這一次對於殺傷力非常滿意,但射擊的準頭堪憂。
於是,再次改造。
好家夥,一門超出古塔認知的東西出現了!
古塔確定這不是火箭了!
這絕對是一門單兵炮!
這玩意的裝彈還是在後部,但是這門單兵的炮彈再次進化,是卡榫結構。一枚小炮彈帶著一個喇叭口鋼鐵托盤底座塞進炮管,去然後旋轉卡死前麵的炮管。
鋼鐵托盤的底座上有很多氣孔,發射藥爆炸,大部分膨脹氣體會從尾部噴出,剩餘的作為動能將炮彈噴出去。
古塔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
反正,這玩意轟的一聲發射,屁股後麵的喇叭口會噴出大量煙火,小炮彈就飛了出去。落進靶標區,轟的一聲。。。連靶標你都找不到了。。。
然後,身後的士兵會旋轉卡榫,取下底座。再次,快速卡死第二枚炮彈,等待瞄準和點火,速度比那個啥滑膛槍不知道快了多少。
威力?還需要談嗎?
袁華要是在現場,會破口大罵“我糙啊!你們這是要逆天嗎?這他娘是單兵無後座力炮啊!”
古塔可以非常確定,現在這些“槍”,絕對是兩洋城士兵的最愛,除了要帶上耳塞。
這群人,沒事就擠在操場裡打炮,不亦樂乎!
這妖孽的“槍”,能曲線乾到三百米之外,爆炸能掀飛一切,破片狠毒,將一圈稻草人割的七零八落。
五個月以後,袁華才看到這把“槍”!
發射完以後,他無語了將近十五秒,人類的曆史在這裡變得極其詭異。
滑膛槍排隊槍斃?
怕是隻要兩門這樣的炮,就能把一百名滑膛槍兵,在三百米外,兩次輪射就能轟的瞬間崩潰。
所以。。。人類直接跳過了滑膛槍排隊時代?
袁華甚至有一種怪異的感覺,這玩意就算放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恐怕是個大殺器,碉堡和壕溝工事都可能要倒大黴!
這玩意還能曲線拋射,機槍陣地?有點危險啊!
反正,他已經看不懂了!
甚至,他有一種再也看不清未來的感覺,從此以後他將看到的人類科技線和曆史線,可能會和前世有很大的不同。
他下達命令,“目前,這種武器隻能由兩洋城製造和使用,不得擴散!”
可他管的住嗎?
至少南美洲的新世界城和非洲的前進城已經拿到了樣品,他們已經開始仿造了。。。
而且。。。大量進入兩洋城的海船的艦長們都在操演場上看到了,很多人都試了一把,場麵不要太熱鬨!
這也就算了,有一個人正帶著家人和一群親兵,正在大海上揚帆而來,向著兩洋城出發!
這個人,就是老阿拉什!
這老貨可不是什麼白馬少年,更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生於莽荒,相信武力至上的原則,他有自己的意誌和世界觀,這老貨很快就將踏上美洲的土地。
大西洋的季風將他和兩洋城的這門單兵炮結合,會發生怎樣的化學變化?
反正,袁華現在已經管不住了。
而他的學生古塔,則眼睜睜的看著兩洋城在快速火器化,高進這個貨在大規模製造他所謂的“槍”和雷管手榴彈。
不,那玩意不能稱為“手榴彈”,那玩意是爆破雷管。一米長,十厘米直徑的爆破鐵管,除了他和少數力氣極大的士兵,能把那玩意作為手榴彈扔,其他人隻能當做炸藥包使用。
可定裝鑄鐵雷管的技術,也被海船帶回了各個不奴族的沿海城市,工匠們已經開始製作,用於自己礦山的開采,這天然就是一種手榴彈和炸藥包。
殺神已經降臨美洲,誰能阻擋?
此時的袁華像什麼?他就像一個搬開堰塞湖缺口上一塊大石頭的人,原本洋洋得意,然後他看到洪水衝開一切,又有些手足無措,他又想把手裡的石頭堵回去。。。
問題是。。。他堵得住嗎?
喜歡大漢與羅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漢與羅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