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將領對於李熠這個名字已經深深的刻在腦海中。
這個仇他們一定要報。
當晚,那兩位國公就帶著趙鳶踏上歸途,劉莽則是留在邊關坐鎮。
現在幾乎已經完全和趙晟撕破了麵皮,也不用在乎那麼多的虛禮,畢竟趙晟針對的不止是趙鳶這個人,還有他們這些軍方的老家夥們。
說到底,這是趙帝趙晟以趙鳶為由頭發起的清掃軍中異己的行動!
哪怕是沒有趙鳶,趙晟也不會讓這些老家夥們繼續掌控著兵權。
一朝天子一朝臣,軍方更是如此!
就連李熠這種人都知道讓萬方去掌管東行道。
更何況是趙晟。
這種行動一開始就已經沒有了回頭路,雙方的關係隻有更壞的情況,不會再修複。
而趙晟的手段也絕不僅就如此。
趙國這洶湧的巨浪一旦開始翻騰,想要恢複平靜,除非風消雲散。
引起他們如此忌憚的李熠,早就已經進入了齊國的地域當中。
所過之處,齊國地方官員帶領百姓夾道歡迎。
之前破敗的城市也漸漸有了些人氣,雖然不多,起碼算是個好的兆頭。
李熠的名聲在齊國的民間一直都還不錯。
再加上這次的漠北之行,為十三城的百姓報了血仇。
此等鐵血手腕對於百姓來說,完全沒有抵抗力啊!
莫說是現在,就算是在李熠前世那個時代,強硬的形象完全可以抹去你的某些負麵影響。
何況,齊國自建國以來就以中庸之道為主。
因為地理問題,這便是國策。
而李熠完全和中庸搭不上茬,那種血債血還的剛強性格深深的對齊國百姓造成巨大的影響,民間聲望甚至直逼太祖。
遠超李顯宗。
若是論付出功績,李熠顯然是無法和李顯宗相提並論,畢竟對方的手腕心計和治國能力的確是一流。
但是他太平緩了,刻意的隱藏之下。
百姓感覺不到齊國的變化。
但這打仗不同,擁有軍功的皇帝甭管執政能力如何,名聲絕對是差不了。
齊國的百姓非常認可寧死不低頭的這種氣勢!
簡單來說就是打不死你,也要吐你一身血,惡心你。
何況李熠打贏了,大勝,前所未有之大勝!
自然是民心歸附,聲望鼎盛。
就李熠出漠北的這段時間。
各地踴躍入軍的年輕人絡繹不絕,甚至許多都是武者!
當然,有好便有壞。
在齊國的江湖當中,李熠暴君的名聲已經立了起來。
甚至有許多江湖宗門都說齊國遲早要亡在李熠的手中,但是他們也就說一說。
但凡李熠要是較真起來。
他們跪的比誰都快。
武者就如同是民間的機構,沒事的時候喜歡放放嘴炮,你要是將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變臉的速度超乎你的想象。
犬吠而已!
不足為慮!
喜歡穿書太子被猜忌陷害,我當場發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書太子被猜忌陷害,我當場發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