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這麼多年也是戰功赫赫,一時間乾元帝也無法找到好的辦法,而且人之將死,他也不想汙了自己的聖君名頭。
於是,他留下遺旨告訴了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先帝乾明帝王坤收權之事必須進行到底,哪怕殺人!
王坤雖不像前二位那麼勇武,但也算是一名明主,在父親乾元帝的悉心調教下也展露了不俗的手腕,
當時的兩位老鎮國公已經故去,新鎮國公依舊遵守父親遺誌死守兵權稱是自己祖業,丟了祖業無顏見列祖列宗,
所以他就帶著全家五十多口男丁見了祖宗,乾明帝還是念及舊情沒有做絕,在一些大臣求情下沒有抄家滅族,流放了一小部分男丁。
而洛家剩七十多口女丁則充入了教坊司,多年來鬱鬱而終的不知幾凡。
如此一來,羅父與洛雪兒的婚約無疾而終,但羅父從小將洛雪兒當妻子一樣愛護疼愛,洛家突逢大變,他見此情景當然不願拋棄,便去上下打點把人撈出來,還準備娶她做正妻!
隻是皇帝默許羅父撈人已經是很給臨安公麵子了,畢竟皇帝欽點的洛家罪人,你堂堂臨安公的嫡子還要娶她為正妻,這不是妥妥的往他臉上打巴掌嗎?
沒辦法,在臨安公的要求下,羅父隻好熄了心思放在外麵養著了,隻是後麵羅父與落雪兒不知發生麼了什麼,不久後洛雪兒不辭而彆沒了蹤影。
羅父為此鬱鬱難歡,連父母安排的親事都不屑一顧。
值得一說的是平安公和臨安公都是被羅父說服采取急流勇退的,他們一退便後不久便到了洛家慘狀,為其求情的同時,平安公宋江海便對羅父刮目相看。
覺得他不僅戰功赫赫還知進退——其實是因為羅父木訥隻知道君為臣綱,皇帝既然要權那就還給皇帝就行了,
當時為了想辦法說服他們,羅父還特意向孫家請教,得了孫老祭酒的指點,不然憑他那腦子是想不出來辦法規勸兩位的。
而且為人風評不錯,未聽說過留戀勾欄的舉動,比自己家天天逛青樓的兒子不知道好了多少,
而羅母從小就喜歡上羅父,隻是礙於羅父一直將她當妹妹而且與洛雪兒的婚約才隻能作罷,
這些年來還一直推掉了許多親事,可能是想看著羅父婚後斷了念想在尋覓個良家。
之前忙著打仗沒辦法隻能疏忽自己大女兒婚事的平安公,如今得知女兒的想法當即找上臨安公也就是羅戰的爺爺商談婚事。
臨安公已年邁,帶著兒子戰場爭鬥十年,本想著有羅父與洛雪兒的婚事也就沒有操心這方麵的問題,沒想到後麵一拖再拖最後婚事還沒了。
年齡大了,沒仗打了,如今一心便隻想著抱孫子的臨安公夫婦聽平安公的聯姻之意連忙答應。
隻是一根筋的羅父哪裡肯,說非落雪兒不娶,當時還鬨得滿城風雨讓人看了笑話,連帶著羅母也被人羞辱,說是上趕著彆人也不要!
不過也因為羅父這些話,落雪兒在教坊司的一些日子沒有人敢為難,
隻是平安公哪裡肯讓自家女兒受如此委屈,氣得決定取消聯姻,當即直言好男人多的是,你家兒子還配不上我家女兒!
隻是沒想到,羅母又非羅父不嫁,一哭二鬨三上吊,
看著心愛的女兒如此愛慘了那小子,平安公也隻好拉下老臉找臨安公給個答複,並威脅兩家斷交。
最後還是臨安公夫婦以死相逼才讓羅父答應,兩家沒了兵權聯姻也不是什麼難事,皇帝當即下旨賜婚,
而且原本對於兩位國公急流勇退之舉就大加讚賞,如今自然也是有所表示,而兩家人的爵位已經是普通人的極點了,若要賞賜讓人覺得皇恩浩蕩便要考慮爵位世襲。
但世襲爵位於國不利且不能有先例,賞無可賞的乾明帝就賞賜兩人的孩子也就是還未出生的羅戰,大筆一揮給了一等逍遙侯的爵位。
大乾爵位無一不是靠戰功獲取,未出生還沒影的小子一步登天羨煞旁人,而且待孩子長大,到時便會出現大乾史無前例的一門兩侯爵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