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結束,八月二十四號,市一中的高二年級在夏末的蟬鳴與驕陽裡迎來了開學。
市是一座沿海靠山的小城,發展水平位居全省倒數,教育水平同樣落後,全市隻有市一中一所省一級重點高中。
為了讓女兒餘杲杲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餘建雄托關係,不僅讓女兒獲得了市一中的借讀機會,並且在沒有參加分班考的情況下,分到了理科實驗班。
市一中地理位置偏僻,學校坐落在山腳,交通不便利,從寧和縣裡到市一中需要開車一個多小時。
吃過午飯,餘父餘母就開著車載著女兒去學校報到。
車子駛出隧道,柏油馬路旁磚紅色的建築立刻吸引了餘杲杲的注意。嶄新、開闊、氣派,與破敗不堪的縣一中截然不同。
餘杲杲看著車窗外的校園,開始憧憬自己接下來的兩年高中生活。
車輛右拐,駛入一條坑坑窪窪的小路,終於抵達市一中的正門。
市一中允許家長車輛駛入校園,餘建雄將車子停在行政樓前的公告欄處。
妻子胡文英帶著女兒餘杲杲下車,按照公告欄上的分班表,確認了餘杲杲的班級。
雖然早就從父母那得知自己會分到高二(14)班,也就是所謂的理科實驗班,但是真的在名單上看見自己的名字,餘杲杲感到莫名的心虛,畢竟自己沒有參加過分班考,是托人才分到實驗班的。
在保安的指引下,一家三口順利找到了宿舍樓。
在一樓宿管處登記了信息,拿到了鑰匙。
餘建雄扛著女兒的床上用品,胡文英拎著行李箱,餘杲杲背著書包跟在父母身後,一家三口一起向a幢103宿舍走去。
時間尚早,室友們都還未到達。
寢室門口張貼著宿舍成員表,餘杲杲瞄了一眼,除了自己,其餘四位都是13班的學生。
一中的宿舍是六人上下鋪,帶獨衛和陽台,雖是六人寢,但實際每間寢室隻安排五位同學入住,剩下一張床位用來放置學生的雜物。
床位、櫃子先到先得,餘杲杲想了想,選了靠門的下鋪。
餘杲杲帶的行李不多,就幾件換洗衣物和一些日用品。
一家三口齊上陣,不多時便收拾好了行李,眼裡有活的胡文英甚至還把宿舍的地給拖了一遍。
做完這些,一家三口又根據宿管的指引,往高二教學樓的方向走去。
宿舍門口正對著是食堂,自稱美食品鑒家的餘杲杲看見大大的“食堂”二詞,眼睛頓時就亮了。
胡文英被女兒的貪吃逗笑了,寵溺地說了句:“小饞貓。”
沿路一直向前,經過操場與圖書館,終於到了教學樓。
教學樓呈東南走向,共五層,每個樓層最東麵都帶有一個大平台,南麵有一條不長不短的走廊,貫通三幢教學樓,飲水機、衛生間都置於此。
高二(14)班位於五樓,餘杲杲站在一樓,有些絕望地看了看樓層高度,“我每天都要爬五層樓嗎?”
胡文英安慰她:“爬樓可以鍛煉身體,你看你都躺了快兩個月了。”
還不如不安慰呢,餘杲杲想。
氣喘籲籲爬到五樓,餘杲杲撐著膝蓋站在五樓樓梯口,大口大口地貪婪呼吸著。
呼吸稍稍平複後,她抱著書箱從後門進入教室,教室內空無一人,悶熱無比。
餘杲杲把箱子放置在儲物櫃旁,挑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