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殿試。
至殿試時,考校內容已非僅止於文章詩賦,而是轉為策問,限千字以上,試卷由諸位翰林學士閱後分彆評定甲乙等級,擇前十名卷子呈於聖上禦覽。
一甲三名總稱為“賜進士及第”,定下後即刻授職。
二甲約五十餘人,首名被稱為“傳臚”,二甲統稱“賜進士出身”。
三甲約一百五十餘名,統稱“賜同進士出身”。
二甲、三甲尚需再經一場朝考,方才授官。
晨曦微露。
參與殿試之貢生們早已於宮門外集結,麵上皆現緊張與不安之色。
伴隨禦前姑姑一聲傳召,宮門徐啟,兩百名貢生依次而入。
因殿試人數眾多,且殿試座次依會試排名而定,故近乎半數考生被安置於殿外廣場。
林姝身為會元,自是處於金鑾殿最前端,靠右之位。
待眾人皆各自覓得位置,靜候皇帝駕臨。
太陽漸升,映照於殿外考生麵龐,不知是因日曬還是緊張,有考生額頭已滲出汗珠。
隨著一陣悠揚鐘聲,有姑姑於殿前揚鞭,女皇鳳晗身著玄色玄鳥鳳袍,頭戴珠冠,威儀莊重,偕十幾位監考大臣徐步邁入大殿,定北王亦在其列,麵色冷峻。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林姝與眾考生一同跪地叩拜,高呼萬歲,兩百人的聲音震徹整個皇城。
“平身!落座。”鳳晗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聲若洪鐘,莊嚴肅穆,與平素私下的模樣大不相同。
她目光緩緩掃過下方,在林姝身上稍作停留。
待眾學子皆於各自考案前落座,鳳晗先是勉勵了幾句,而後開口道“今年殿試由朕親述,諸位皆為我鳳鳴的國之棟梁,還望能儘顯風采!”
此語一出,部分心理素質欠佳的考生麵色慘白。往屆殿試題目皆由大臣擬定,陛下最終定奪,但都是書於紙上,而且長篇累牘。
而今若是口述,稍有不慎遺漏一兩句,豈不是……
然而未及他們多想,鳳晗已然開口
“欲使官吏清正廉潔,民風純樸,百姓富足,禮教完備,樂聲和諧,學校興盛,農桑競相發展;良師期盼不戰而勝,上將注重謀略為先;無需動乾戈,即刻肅清宮廷之禍亂;無需勞頓轉運,長久消除邊塞之煙塵,利國戍邊,亟待良策。直言政事要點,朕將親自閱覽。”
幸而題目不長,待鳳晗口述完畢,林姝聽到身後的考生皆在心中叫苦不迭。
不僅是因為殿試考題,還因為眾位監考大臣自下令開考之後,就一直在各個考生之間穿梭,尤其是淩華南所到之處,都有一個考生在默默的瑟瑟發抖。
直至有一位學子因緊張過度,突然暈厥過去……
“快!帶下去。”禦前姑姑趕忙讓殿內的侍衛將人帶下去。
如此大的動靜,殿上的鳳晗自然也看到了,對那些心緒不寧的考生失望歎息的同時,又警告地瞪了一眼淩華南。
淩華南接收到她的目光,挑了挑眉,倒是從後麵走上前來。
林姝方才並未急於動筆,而是閉目沉思,似乎在心中思索著應對之策。
此次殿試題目雖短,卻是從多個方麵進行考察吏治清廉、百姓富足、禮樂完備、教育興旺、軍事謀略等方麵,要求提出實現利國安邊的良策。
許久,她一睜開眼睛,就察覺到身旁站了一人,正是淩華南,淩華南見她如此之久還未落筆,不禁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