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過去。
大秦還在不斷派出軍隊,去接管白起與嶽飛打下來的疆域。
整整七天,大秦陸陸續續派出兩百萬秦王軍去鎮守。
自家就留下一些番號軍隊。
即便如此,還有許多疆域無法管轄。
太多了!
白起太能打了,壓根在短時間內無法消化。
秦淵乘坐龍輦回到鹹陽城,首先就開始處理政務。
打了地盤疆域,總不能丟在哪兒不管吧。
“陛下,微臣計算了一下,白起將軍共打下八千裡疆域,為我大秦開疆擴土三倍有餘!”
諸葛亮站在書房中,臉上充滿喜色彙報道。
八千裡疆域!
幾乎整個中原三分之一儘在手中。
隻要吞並大乾皇朝,那麼大秦就可雄霸中原!
秦淵接過諸葛亮呈上來的書冊,仔細觀看,臉上也掛著笑容
“白起為大秦開疆擴土,應當重賞!”
“來人,傳朕旨意,白起大將軍,以武治世,威信安邦,封白起為武安君,位列王侯!”
啥玩意?
禦書房內,十幾名文臣都愣住了。
封武安君都已經超乎他們的預料了。
君,至尊也。
爵位太重,乃是國之象征。
可位列王侯什麼,那就相當於有了實際權力!
以後白起在外行軍打仗,可隨意代表秦國行事,更能調動秦國一些物資亦或者軍隊。
“陛下,萬萬不可啊!”
十幾名年輕的文官直接跪在地上。
他們不是華夏人傑,自然不懂白起被封武安君的意義。
但他們隻知道,封號武安君,已經是天大的榮耀!
位列王侯,更是想都不敢去想。
“陛下,白起將軍有功在身,封他為武安君,已經是莫大的榮耀,可位列王侯又擁有執掌三軍的權力”
張懷民極力勸阻。
其餘人紛紛附和。
諸葛亮輕搖羽扇,嘴角掛著笑意,在一邊看熱鬨。
秦淵看著那十幾名不顧性命,不顧白起威勢的文官,覺得很是欣慰。
這些人不愧是大秦經曆層層篩選,手把手培養出來的人。
秦淵淡笑道“武將最高的成就,封狼居胥,入選武廟,受後代子孫香火供奉。”
“朕還打算武將與文官一樣,都來一個最高成就,既然你們不同意”
張懷民眼睛發亮,“陛下,微臣覺得白起將軍若是不封武安君,天下誰安敢配得上這爵位!”
“陛下英明!”
眾多的文官再度拜服下去。
他們內心激動不已。
秦淵的話表明了。
隻要好好乾,就能獲得應有的一切!
十裡長街,配享太廟,諡號文正。
這就是文臣最高的榮耀!
秦淵微微一笑。
一位合格的帝王必須掌握平衡之術。
武將與文官需要平衡。
以後疆域越來越大,哪怕是華夏人傑也管不過來。
之後,秦淵又挨個封賞。
“袁天罡,國師,國士無雙,配享太廟!”
“劉伯溫,左宰相,監天司上卿!”
“諸葛亮,右宰相,掌管國家民生!”
“文天祥,戶部尚書!”
諸葛亮聽到自己竟然被封為宰相的時候,也忍不住震驚。
宰相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且,宰相還是輔佐帝王的重臣!
宰相可以對國策、民生做決定,甚至於有權利調動官員!
“微臣寸功未立,如何擔此重任。”
諸葛亮謙虛拱手,沒有絲毫驕傲。
秦淵擺了擺手,鄭重道“朕沒動一兵一卒就讓大乾百萬大軍灰飛煙滅,你孔明當居功至首!”
聽到這話,諸葛亮不再猶豫,跪地叩謝“陛下隆恩,微臣定當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秦淵點頭,繼續開始封賞。
“嶽飛,白起,衛青,蒙恬,大秦兵馬大元帥,入武廟!”
“霍去病,賜冠軍侯,入武廟!”
“關羽,賜漢壽亭侯,入武廟!”
“呂布,賜溫侯,號飛將軍。”
“”
接下來,一眾文臣武將全部被賜予封號與將軍之位。
從現在開始,大秦的文臣武將,再也不是白身,而是實打實的官職。
為什麼秦淵不當著眾人的麵封賞。
嶽飛還沒班師回朝,白起,衛青,兩人被調去外麵鎮壓疆域。
就連閒的無聊的霍去病也出門了。
還有與呂布打到不可開交的五虎上將,通通出去鎮壓疆域。
劉伯溫負責劍斬龍脈,把白起滅掉的小國龍脈斬儘殺絕。
袁天罡帶著不良人去建立新的據點了。
大部分華夏人傑全都外出了。
秦淵也不需要搞什麼封賞大典,直接把他們所有人封賞全部安排好。
他幾乎全都是按照前世的官職與職稱來安排的。
但秦淵又多添了一筆。
那就是誰的功勞大,封王拜相不在話下!
想要爵位?
那就用戰功來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大秦安靜了七天。
各國開始了友好交流。
樓蘭國“該死的大秦,竟然滅了百餘個國家!真是罪大惡極!我樓蘭國在此發出強烈譴責!求大齊皇朝快滅了秦淵!”
高句麗州“阿西吧,傻孩子,你的爸爸大齊皇朝,已經被我們英明神武的陛下給錘的滿地找牙,不知道你一條狗在狂吠什麼!”
樓蘭國“我不相信!這一定是假的!大乾皇朝派出所有軍隊伐秦,大齊緊隨其後支援,我就不相信大秦能夠抵擋住如此猛烈的攻勢!”
東瀛國“說的沒錯,我挺樓蘭國!我東瀛第一戰神武田忠勝出馬,區區大秦揮手可滅!”
高句麗州“阿西吧,敢罵我爸爸大秦帝國?來單挑!信不信我漠北蒙古哥們乾死你們兩個!”
漠北蒙哥“???”
正當他們吵的不可開交。
中原地區,乃至於亞洲,整個東方大陸都徹底轟動了!
關於這一場大戰徹底曝光!
大乾與東瀛國組成聯軍,想依靠鐵索連環的戰術碾壓秦王軍。
可一場大火將一切陰謀詭計全部焚燒殆儘!
有見證者還繪聲繪色說的那一幕場景。
數十萬小倭寇被燒的嘎嘎亂叫,手舞足蹈。
百萬大乾士兵,絕大多數全部跳江逃命,隻有倒黴的倭寇,穿的是藤甲,燒成灰燼。
大齊皇朝最後派出艦隊支援。
最後被大秦帝國給擊敗,連同大齊鎮將龍行天也死於一位紅臉壯漢之手。
這一下,所有國家都懵了。
燒燒死了?
他們冷汗直流,以後再也不敢用鐵索連環了。
這一戰,堪稱是教科書級彆的。
東瀛國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