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直播告一段落。玉不識很是鬆了一口氣。
杜甫的詩還不現在的她能夠深刻理解、感同身受的。對於她來說,杜甫詩中描繪的離她太遠,她可以想象百姓在戰亂中的痛苦,但生活在和平年代、富足之家的她,想象也隻是想象。
而且,杜甫的詩,除了少年意氣,更多的都太苦了,所以她會更喜歡瀟灑不凡、自有仙氣的李白詩。隻是杜甫在詩壇中也是重量級的一位,閱讀理解做了那麼多,說不理解也難。
隻是,按照她自己的感覺,總是難免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玉不識靜待係統結算完觀看值,然後可以好好歇一歇。
隻是,【位麵連接中……位麵s0680006預計三天後開啟直播。】
“s……宋朝?”
玉不識翻了翻她的筆記,乾德四年?
“要鏈接的位麵是宋太祖的?”
玉不識想了想,起身走出她的書房也是她的直播室,“還是先放鬆一下,還有三天呢。”
接下來是劉禹錫的部分,也要好好準備。其實說實話,不論個人私德如何,詩人她就沒有不喜歡的。
宋朝,乾德四年。
這一日,趙匡胤正和趙普談論著前些日子尚未商討完的要事,忽的聽到殿外傳來侍從的通報。
“陛下,外麵的天幕動了。”
趙匡胤猛地起身,快步走到殿外空處,抬頭看向天幕。
這天幕是在三天前出現的,當時很是引起了一陣慌亂,現在安撫的命令也才傳至京郊附近。
趙普緊隨其後,不多時,趙光義也進了皇宮,來到了趙匡胤麵前。
三人抬頭看著天幕快速浮現又隱去的畫麵,聽著清脆悠揚的童謠,最後目光都凝聚在趙匡胤手中的麥穗上。
“剛剛的流光好舒服,這個麥穗也是一樣的嗎?”趙光義還在回味金色流光給身體帶來的舒爽感覺,直愣愣地問道。
趙普微微垂下頭,他和趙光義身份不同,哪怕好奇,也不會這樣直接問。
趙匡胤沒有回答,而是思索著手中的金色麥穗的用處。其實就是加強版和實體化的金色流光,趙匡胤抬頭看了看天幕,沒有猶豫,直接摘下其中一顆送入口中。雖然看著僅有三顆的麥子飽滿堅實,但實則入口即化。趙匡胤能很明顯地感覺到身體傳來的舒適,常年打仗,他體內自然有著諸多暗傷,此刻好像全然消失了一般。
隻是沒有等趙匡胤細細體味,天幕已然進入了正題。
【一生樂觀,滿腔豁達,陋室生輝——是對他的注解。
“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這是他好友白居易的讚譽。
他就是劉禹錫,我們今天要講的詩人。】
【由詩引人,由人探史。<詩家名人>第六期,“詩豪”劉禹錫。】
玉不識清脆動聽的聲音傳入眾人耳邊。
垂拱殿外的三人聽了不由得對視一眼。
劉禹錫?這不是唐朝的人嗎?
隻是再多,也說不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