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天女對蘇軾的讚歎。
劉徹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天女很喜歡蘇軾嗎?”
霍去病對著劉徹一向是又尊敬又有些隨意“蘇軾性格很和好啊,很難不讓人喜歡吧?”
一個樂觀開朗豁達的人和一個整天散發抑鬱思想的人,任誰來選都是選前者吧。
反正他對蘇軾還挺有好感的。
劉徹點頭,“也是,我也挺喜歡他的。”蘇軾的詩中也有壯誌難酬的失意,但就像天女說的,他的自我解脫的能力向來是驚人的,所以他會化失意為動力,這個性格很好,他喜歡。
“不過這樣看的話,其實這個幾人裡麵,李白的‘仙’、杜甫的‘苦’和李賀的‘鬼’是最為顯著的,剩下這些人詩確實寫的也好,但就沒有他們這麼有特色。”
衛青沉默不語,以他的性子,不會對這些人下什麼定義。
劉徹繼續說道“蘇軾一路貶謫,一路寫詩,杭州、黃州、汝州,最後在北還路上死了,還寫了詩,他是把寫詩當做心情的宣泄和調整嗎?但是看他寫的詩,也沒什麼惝恍落拓的。”
衛青心想,他雖然不知道前麵那些人是怎麼樣的,但明顯蘇軾已經和詩分不開了吧。
【蘇軾的成就不僅僅局限在詩之一道,他是文學領袖,他的詞畫書文都自成一派,但他仍會因詩而被後人稱之為“詩神”。
我們都說“唐詩宋詞”,總認為宋詞是最厲害的,其實宋朝的詩也並不是那麼遜色於唐詩。蘇軾是宋朝最有名的文學家之一,他被稱為“詩神”,這是因為袁宏道認為蘇軾的詩不僅用詞巧妙,獨樹一幟,清新脫俗,而且也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並不比唐詩差。
我們知道,蘇軾的很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他一生的經曆也很多,壯誌難酬,也經常被貶職,他的思想境界也時常有所提高,他的心境也是一般人無法超越的,所以他才能創作出這麼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所以,蘇軾的詩也同樣值得品讀,值得回味,——他是一位優秀的詩人。】
宋朝的人猛猛看——看見自己朝代的人被猛猛垮,那是叫一個開心。
趙匡胤看著天幕很是欣慰,他選擇性地忽略一些內容。他心想,“看來,宋朝的文治應該很不錯。”
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兵禍四起,武將權力過大不是什麼好事。雖然武將的存在確實很重要,但也要有所抑製。
這樣想著,他堅定了自己重文抑武的想法,蘇軾在文治一道上出色的表現讓他很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也不知道前麵出現的人名是不是都是我宋朝的,也不知道後世把燕雲地區收複回來了沒有……不管再怎麼說,文治武功總要有一樣吧?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後世的情況隻會讓他心梗,而不會給他欣喜。
趙匡胤邊想著,邊構思打算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覺得文化教育是一定要推廣發展的,他培養更多像蘇軾這樣的文學人才。
隻是,也不知道後續他看了直播會不會改變想法。現在的趙匡胤,在心裡對文臣的看重確實高了許多,他隻想著等到他奪回燕雲十六州,就能大力發展文治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燕雲十六州遲遲不能奪回,而宋朝武官們的地位卻在逐漸下降,一些有才華的將領難以得到施展的機會。這為宋朝的未來埋下了隱患,儘管文治取得了輝煌成就,但軍事力量的衰弱最終導致了邊境的不安定和外敵的入侵。
【王士禎是這麼評價蘇軾的
“漢魏以來,二千餘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
可以說,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他那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也已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
【也因為蘇軾在後代文人中的崇高地位,這也就驅使了人們爭相從蘇軾的作品中汲取營養。
蘇軾的作品在當時就馳名遐邇,在遼國、高麗等地都廣受歡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蘇軾作品的流傳,但是禁愈嚴而傳愈廣。到了南宋黨禁解弛,蘇軾的集子又以多種版本廣為流傳,以後曆代翻刻不絕。
蘇軾不但影響有宋一代的詩歌,而且對明代的公安派詩人和清初的宋詩派詩人有重要的啟迪。蘇軾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標舉獨抒性靈的公安派散文的藝術淵源,直到清代袁枚、鄭燮的散文中仍可時見蘇文的影響。】
明朝的眾人看著天幕,皇城內的想法如何暫且不說,各地文人都對蘇軾頗有推崇。
現在他們聽著天女對蘇軾的讚美,真的就是身心愉悅,對莫名出現的天幕的恐慌都消去不少。
其中一些文人更是感慨道“若是蘇東坡能生於此時,那該有多好啊!”
“恨不能與蘇仙生於同一時代。”
旁邊的朋友按了按說話人的肩膀。
他回神,改口“還是蘇仙生活在此世好,他們宋朝心心念念的統一,已經完成了。”
這時,一位身著華服的公子笑著說道“各位莫要如此感懷,雖說蘇軾未能生於當世,但他的詩詞文章流傳至今,依舊能給予我們許多啟示。”
周圍的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蘇軾一路走來,是生活的苟且,變成了詩和遠方的田野。可以說,誰人不愛蘇東坡?但是我們也知道,他是幸運的,沒有遇見北宋的崩裂。
詩中的蘇軾就此止步,下一次,我們會遇見更好的蘇東坡。】
宋朝位麵。
趙匡胤忽然警覺。
等等,什麼叫做“北宋的崩裂”?不是,“北宋”是什麼,他宋朝怎麼了?
可惜他的問題現在無人能解答,玉不識已經關閉直播間,隻留下他和朝臣麵麵相覷,滿腹心思難解。
喜歡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