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上一篇說完,玉不識懶懶地在房間的躺椅上癱了一會兒,才在係統機械的聲音中起身為下一次直播做準備。
玉不識“為什麼感覺這次能量的積累這麼慢?”
係統【直播內容不同,解鎖所需能量不同。】
玉不識早就提交下一個主題是什麼,係統自然會計算解鎖的能量多少。
第一個直播主題是“詩詞名人”,她也還是新手,直播效果自然是稀爛,而且每一次的內容也不多,但也還是完成了初次充能。而到了第二個直播主題時,不管是時長還是內容,都豐富了不少,二次充能也還進行的挺快的。
玉不識算了算,發現這居然也不慢,感覺上“慢了”是因為這個主題下的直播內容都更加多,講的時間多了,她耗費的精力也多了,自然會覺得變累了、時間慢了,但實際算起來時間也不算慢。畢竟“絲綢之路”這個篇章是這個主題下的第五次直播,而且每一次直播的充能進度條都會往前猛躥一大截。她估計了一下,大概再進行兩三次直播就能完成三次充能,解鎖曆史人物的講解。
果然,相比較於那些可以稱之為“風花雪月”的東西,自然還是這些實用的東西更能得到那些王朝的關注和興趣。
雖然不知道係統的充能是怎樣進行的,但明顯這幾次直播下來帶給她的觀看值都猛猛上升,充能進度條也是動的很順暢。哪怕解鎖所需能量一次比一次多,但這幾次直播下來,她還真的沒什麼充能艱澀的感覺。
玉不識忍不住雙手合十拜了拜,心想老祖宗保佑,抓緊完成係統的任務,解除綁定後大概是皆大歡喜。接下來她一定好好準備,好好直播,你好我好,係統也好。
玉不識做完日常的祈禱儀式後,開始了今天的功課。
其實上一次直播的內容,和她之前的想法既相關又不相關,但畢竟“絲綢之路”確實是重要的陸上通道,她也就提到前麵來講了。
但這一次,可是完全和“農業社會”這個定下的主題相關了。
——古代社會都是受農民供養的,種田所需,大概就是種子、工具、肥料這幾個最為重要。
玉不識早已想好,這一次就先講“農具”。
定下了小主題,她自然滿身乾勁開始了。
大概每次等待直播的時間都是既有些焦躁又滿是期待的。
上一次直播“絲綢之路”的重要性雖然天女沒有明說,但大家都能看出來,既然看得出來,那部署自然也就跟上了。
現在大家也多是期待著下一次直播天女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新的變化。
畢竟,絲綢、茶葉、瓷器,這些和百姓的生活關聯還是很大的,有了天幕直播在前,上麵被提到過的諸多絲綢名類、眾多名茶還有那些各地燒瓷的窯子,一下子就得到了眾多的關注。
先前本就名聲顯赫的,那就更加出名,前來下單子的、單純好奇的,剛開始那些日子真的是人山人海,單子都接不過來;而那些本來還是默默無聞、在積蓄能量的,一下子就被傳唱的天下皆知,跨越了時間和名聲發酵這一階段,直接到了欣欣向榮這一步。
那些主家可不就是樂開懷了。
有了這樣的例子,總有一些人心懷希冀,若是能夠被天女選中作為這什麼“直播”的內容,那可真是一步登天啊。
但時間就這樣不緊不慢地過去,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天幕才出現動靜。
玉不識研究了好一會兒,才把內容理順,關於農具的發展實在是太多太雜了,她挑選直播的資料都要挑花眼了,最後她隻定下了幾個具有標誌性的代表作為講解的主要內容。
天上似有水波微漾,眾人都知道這是直播要開始的跡象。
隨著一開場的水墨動畫過去,天幕底下的眾人大多也都知道天幕即將開始的消息,紛紛從各個屋子裡來到更夠觀看天幕的地方。
【大家好,今天的主題是“農具的演變與發展史”。
民以食為天,在華夏古代,而和“食”直接相關的農業一直是重中之重。
說的更大一些,那就是“農耕創造了我們上下五千年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為整個民族的發展壯大奠定了萬代基業”。
——我國是著名的農業大國,整個封建王朝可以說是建立在農業的基礎之上的,而農具更是其中的關鍵。可以說,農業用具直接見證我們華夏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農業工具從古至今的演變。
閒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主題——
巧奪天工,自出機杼。<天工開物>第六期,“農耕工具”。】
剛開始的內容,就直接是王炸。
正如玉不識所說,農業工具對於農業生產很重要,而農業生產又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發展,不管是人口、經濟還是其他,農業都是最基礎的。
“士農工商”,這個排列一直有著它自己的依據在。農業是立國之本,糧多則國富,國富則兵強,兵強則天下安。所以,每一任皇帝,對農民、農業的發展都是極為上心的。
現在聽到玉不識要講農耕工具的發展曆史,誰能無動於衷?
就連那些整日在地裡勞作的普通百姓,聽到這裡都忍不住抬頭看了幾眼天幕。
在他們的生活中,天幕離他們還是很遙遠,他們沒有這麼多的時間耗費在天幕上,勞作糊口才是他們生活的底色。
但這次直播直接和他們息息相關,他們也開始忍不住抬頭看向玉不識講述的內容。
農業用具啊……他們看著天幕上一一劃過的那些形式各樣的工具,滿是好奇和期待。
用了就能提高產量還是咋的?
玉不識沒有繞彎子,她知道這次直播會是他們到目前為止最為關注的一期,畢竟這直接關注到他們朝代的安穩和發展,所以她沒有什麼廢話,直接開講。
【華夏文化起自農耕,從原始時期到夏商周,然後一直往後發展,農耕一直是我們華夏文明的主旋律——
“我國農耕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華夏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而一直用五穀養育生命的先祖,順天時量地利,教天下之民以稼穡,不僅讓華夏血脈代代相承,也成就了華夏文明的賡續綿延。”
這不是什麼冠冕堂皇的話,而是事實。】
喜歡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