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聯聯銜尾鴉,犖犖確確蛻骨蛇。
分疇翠浪走雲陣,刺水綠針插稻芽。
洞庭五月欲飛沙,鼉鳴窟中如打衙。
天工不見老翁泣,喚取阿香推雷車。”
我們可以看出,水車這一農具在抗旱保苗中確實有著重要的作用,也通過對水車的歌詠中賞析出農民與天抗爭的精神。】
再一次聽到自己的名字,蘇軾都有些習慣了。
自從來到皇城趕考,他的名字被一再傳頌,更是被官家找由頭召見過。他雖然是對自己的天賦很滿意,但天幕的誇讚對他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他隻能做的更好。
他看著自己的詩被貼在那“龍骨水車”的旁邊,上邊水流隨著機械轉動進入田地,他看著忽然有些高興。
沒有一個有誌向的士人會不是心懷天下的。
家國天下,他會為這水車賦詩,也能在各地做出政績,他不會輸給天幕中的那個“蘇軾”的。
【龍骨水車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灌溉工具,能夠將水從低處運往高處,曾在南方水稻耕作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是一項古老的農業生產實用科技產品。
其亦稱“翻車”、“踏車”、“水車”,省稱“龍骨”,也正是因為其形狀猶如龍骨,故名“龍骨水車”。
其結構是以木反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輪軸。另一端有小輪軸,固定於堤岸的木架上。使用時踩動拐木,使大輪軸轉動,帶動槽內板葉刮水上行,傾灌於地勢較高的田中。
後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動力的水轉龍骨車,利用牛拉使齒輪轉動的牛拉翻車。
以及利用風力轉動的風轉翻車。】
【這翻車就是從人力發展到了水力、風力,它凝結了先人的智慧,可以稱得上是一件古老的“神器”。】
“灌溉嗎?”
說來說去,農業都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對象。
“農,天下之大業也”,這句話,可不是簡單說說的。
大家看著龍骨水車不斷的工作,都很感興趣。
“這樣看,灌溉確實簡便很多。”
先前劉徹還在為耬車在自己一朝發明高興不已,已經下令去找這個叫“趙過”的人。現在看著這水車更是眼熱。
這名字也好聽啊,“龍骨水車”,一聽就很襯他的名字和喜好。
這樣想著,他大手一揚,說道“這個也要記下來,推廣下去。”
大臣們趕忙應下,其實這是劉徹不必說也在進行的。但陛下都吩咐了,隻會更加儘心。
其實,對於這些農業用具,不僅朝廷極其重視,民間心思靈敏的匠人,也在仿著天幕給出的設計開始試驗。
農業發展,可是不能等閒視之。
更何況,這可是有著天幕背書的農具,大家的信心都還是有的。
喜歡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