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些人明顯有些不服,但是歐陽修並不在意,最重要的是,範公有著天幕的背書,他們現在說再多,也抵不過接下來往後的日子中範公在天下人心中的看法。
天女說的都是既定的曆史,哪怕現在他們可以逞一時之快來抹黑人,但曆史終究會記錄下一切。
對此,也有不少人是持肯定態度的。
趙禎看著他們吵嚷了幾句,很快就出聲製止了“範希文如何,還是先看天女怎麼說吧。”
當時他腦袋一熱,想要變法改革,終究是沒能成形,但範仲淹在他的心裡,依舊有著特殊的地位。不一定是最信重的,但一定是特殊的。
因為範仲淹對他來說,不僅僅隻是新政變法的主持人,當初範仲淹也是要求太後還政於他的主要諫官,可以說,範仲淹在他的人生經曆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位在《嶽陽樓記》中唱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物,是怎樣才能得到“求之千百年間,蓋示一二見”的高評價——
範仲淹,生於公元989年,字希文。他祖籍邠州,後移居蘇州吳縣。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軍事將領。
他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到了公元1015年即大中祥符八年,範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後曆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公元1052年,即宋仁宗皇佑四年,改知潁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範文正公。】
【他生於宋太宗趙光義端拱二年,成長於宋真宗趙恒時期,但他最為知名的活動多發生在宋仁宗趙禎的治下。
我想,應該也有人注意到了這一點,範仲淹的一生,曆經三朝。】
對於這一點,前麵有個人的經曆比他還豐富呢!
“曆經三朝,其實也還好,而且他是在宋真宗時期出仕,勉強來說,也隻能算得上兩朝。若是按照天女的算法,前麵蘇軾還曆經五朝呢!”
但對於趙匡胤來說,天女這一段話無疑是一個重錘,當時就驚得他說不出話來。
宋太宗……趙光義?!
他的目光移到了自己的弟弟身上。
而沐浴著自家兄長、皇帝暗沉的目光,趙光義一個瑟縮,有些不想麵對這個事實。
而朝中其他臣子,也都是深深地低下了頭,不願看接下來的發展——雖然他們知道這並不是他們不想看就能不看的。
前麵播放的內容,趙匡胤一直在生氣,就是因為他的那些子孫後代各有各的不爭氣,實在是給他丟臉,誰知道,原來一開始的“因”就是錯的。
——他們的祖宗可是“宋太宗”趙光義,有和他有什麼關係?
徽欽二宗的那段曆史可以說讓他丟儘了臉,誰知道他這裡還有個“罪魁禍首”。
“趙光義……”趙匡胤拖長了聲音,裡麵滿是陰沉。
趙光義當即膝蓋一軟,就跪下了“皇兄,我可什麼也沒做啊!”
趙匡胤回想起他時不時就會看的回放,再加上時不時就飄起的彈幕,發現這還真是第一次說明了他的後一任皇帝是誰。
趙匡胤冷哼一聲“你當真以為朕不知曉你的心思?如今這天幕揭示,朕還真得好好看看你這位‘宋太宗’啊!”
至於什麼心思?天幕中的“趙光義”都當上皇帝,還能有什麼心思?哪怕之前趙匡胤不知道,現在也知道了。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眾人連大氣都不敢喘。
趙光義額頭冷汗直冒,忙不迭地辯解“皇兄,此事乃汙蔑,臣弟一心隻為大宋江山,絕無半點異心。”
趙匡胤沒有管殿內沉寂的氣氛,隻是看著趙光義“我可沒說你沒有一心向著大宋江山,你當了皇帝,怎麼不算是為大宋呢?畢竟這也是你的‘江山’啊!”
聽到趙匡胤這些話,殿中的大臣們都恨不得自己當場消失。
此前一直被召來和當今陛下一起觀看天幕、及時討論的優點似乎成了催命符。
趙光義也深知自家皇兄的性格和武力,逃跑是不敢逃跑的,隻能癱軟在地。真是要命,天女怎麼忽然就說到了他的名字。
此前他雖有這般的心思,但從未表露過,不過他也隱隱覺察到自己並非沒有可能。隻是,他的名字不應該此時被天女說出、他的後代也不能這般無用啊!
兄死弟及其實並沒有很奇怪,而且他也還有母親的幫助,但子天幕出現後,他的優勢也逐漸有了變化——實在是那場靖康之難的殺傷力太大了,沒有人能夠看著“北宋滅亡”而無動於衷。
趙匡胤審視的目光從趙光義身上劃過,他知道趙光義勢力逐漸強大,隻是他也想不到這個野心勃勃的弟弟,他的後代居然無用成這樣。
至少這次,趙光義不會是他的選擇。
當初第一次直播天幕賜下的金色麥穗,正好加強了他的身體健康程度,這也讓他有著更加充裕的時間來安排這一切。
這樣想著,趙匡胤的目光從朝堂上眾人低垂的官帽上一一掃過,終究沒有做什麼。
他隻是吩咐下去,將人帶下去,先軟禁在府中、仔細看管起來。具體怎麼辦,還是先等等天女後麵的內容是如何說的。
靖康之難再慘烈,終究也隻是趙光義的後代,而不是他本人在世。
哪怕他再惱火想要處理掉趙光義,現在他的理由也還不夠充分,他還不能立刻這麼做。
但已經繼位、改名為趙炅的宋太宗,在天女口中聽見自己的名字後,也是深深一驚。
有多個曆史位麵其實是很容易推斷出來的,畢竟天幕上時不時飄過的特殊標識的彈幕並沒有停過。他還看見了漢唐的人名呢!那麼他自然會為還在皇兄手下生活的“自己”而擔心。
不過這份擔心也很快就被他抹去——這是他再擔心也改變不了的事實,反正他已經登基即位了,他現在煩惱的,是和遼國的戰事,是他那些不爭氣的後代子孫。
這件終於在北宋初年暴露的事情玉不識並不知道——她早以為自己已經說過了,現在她也隻是按部就班的繼續著自己的介紹。
喜歡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