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金印紫綬的繪卷35-張居正篇_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 > 第166章 金印紫綬的繪卷35-張居正篇

第166章 金印紫綬的繪卷35-張居正篇(1 / 2)

這後來的“自己”起的開端,說不定又是得自己來還。

不過永樂大帝並不知道另一個時空的父皇又開始把打量的目光移到了尚且年輕的“自己”身上。他看著天幕,還算是淡定,畢竟過了近百年的時間,他想管也是有心無力。

隻是……永樂帝看著天幕上的資料眨了眨眼,原來這個後世的張居正,這麼重要的嗎?

【我們先來簡單過一下對張居正的介紹——

張居正,生於1525年,字叔大,號太嶽,漢族,幼名張白圭。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

張居正5歲識字,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試,16歲中舉人。1547年,即嘉靖二十六年,23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

1567年,即隆慶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隆慶六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

“……嗯,又是一個天才。,一個沒有中途隕落的天才。”

隨著玉不識的講解,張居正從小的神童之名也展現在他們眼前。

看到這裡,眾人對張居正的天賦和能力也是慢慢有了點實感。這樣的天才少年,隻要不是傷仲永,也沒有半途夭折,等他成長起來,他能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為大明續命數十年,確實挺敢說的。”

若是真的,真不知道這個人是天才成什麼樣子才能做到這一點。

永樂帝現在是真切地好奇著。

而隨著玉不識的講解,張居正的人生經曆也鋪展開來。

“知道自己的結局時,會不會後悔”?玉不識前麵說的話,似乎要給他們解釋了。什麼樣的結局,才會讓人後悔?當他們聽到玉不識話音落下的最後一句,似乎明了了。

上一個說朝政大事由臣子主持的,還是霍光,而霍光、不,準確說是霍家的結局也是清楚地寫在了史書上。

當身為一個臣子權力過大時,確實很難有個好下場的,尤其又是處於主少國疑的境遇。

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隻是不敢就這樣堂而皇之地說出來而已。

不過這些想法,終究也隻能是想法,玉不識緊接著提起的內容,更是讓他們集中注意。

前麵範仲淹主持的“慶曆新政”以失敗告終,那這次的改革家張居正又會有什麼大動作呢?

【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

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餘萬”;

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淩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

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裡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1582年,也即萬曆十年去世,年五十八,贈上柱國,諡文忠,後均被褫奪。

張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大臣。但後期為萬曆所忌,去世後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啟二年恢複名譽。

著有《張太嶽集》、《書經直解》、《帝鑒圖說》等。】

這段介紹內容雖然簡單,但裡麵到底內容著實豐富。

尤其是“張居正”最後的結局,“均被褫奪”是什麼意思?人都死了,還要被清算嗎?

內閣裡的人都忍不住看向也在他們之中的張居正。

徐階也是看向了自己的這位弟子,不知道他是個什麼心情和想法。

張居正能有什麼想法,他並沒有理會“自己”的結局,而是聚精會神、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實行的那一係列改革措施。

“一條鞭法”?這些就是未來的他給出的答案嗎?

他目睹了朝廷的日漸腐敗,還有邊防的鬆弛,他心中的那團火也是一直燃燒著。

他汲汲營營想要得到權力、攀上竿頭,為的就是能夠把心中的這團火成功地“散”出去。看來,未來的自己成功了,“挽明之傾頹”嗎?這可真是個了不得的讚譽啊!

至於他的結局?張居正沒有分出多少注意,他知道改革這條路不是那麼好走,但若他真的想要得到一個好名聲,也不會走上這條路了。

若真的能夠為大明續命百年,那說明“他”的努力並不是沒有可取之處,所以他想知道的是,在他死後,究竟是如商君一樣“身死未亡其法”,還是和前麵介紹的範仲淹等人一樣,改革被廢止了?

張居正的問題沒有說出口,甚至哪怕他問出口了,玉不識也是接收不到的,除非他將自己的問題發在彈幕上。不過顯然依照著他的性子,並不會這樣做。

而玉不識也是按照著事先準備好的大綱,按部就班地繼續著自己的直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簡單的介紹過完了,我想大家對於張居正,不管是之前有沒有了解的,現在應該都有一定的認識了吧?現在我們就走進這位大明第一首輔的人生,來看看他23歲入仕、48歲成首輔,他經過了二十多年的蟄伏隱忍,才等到了自己的時代。

對於他來說,權力是實現理想的工具,那麼他的理想是什麼呢?

我們就跟隨著他的人生履跡,看看他涉世而來,究竟看見了什麼,又決定了什麼——】

【1525年,即嘉靖四年,張居正在荊州府江陵縣的一位秀才的家裡出生了。

因為他的曾祖父做了一個“月亮入甕、白龜浮現”的夢,於是其曾祖父信口給他取了個乳名“白圭”,希望他來日能夠光宗耀祖。

而這年紀小小的白圭也確實沒有辜負曾祖父的期望,他自幼聰穎過人,很小就成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

嘉靖十五年,十二歲的白圭參加童試,其機敏靈俐深得荊州知府李士翱的憐愛,李士翱囑咐小白圭要從小立大誌,長大後儘忠報國,並替他改名為居正。也是在這一年,居正做了補府學生。



最新小说: 離異帶娃穿越 星鐵:性轉龍尊的前世今生 我在原始部落搞扶貧 星宇世變 你進來,仇怨得報 從四合院開始的諸天藏寶 開局四代目火影 西彆東川錄 恨離彆 鬼才捉鬼:笑鬨陰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