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天女說的輕巧,但他們可不能就此應用,還是得依據各地實情,也隻有考察過後,才能進行推廣應用。
各位皇子現在也隻是想想,多在父皇麵前表現表現,也好搏一個好印象。
其他不說,哪怕給他們多幾分優待,也是好的啊!
朱元璋是不怎麼理會他們各自的小心思的。
都是兒子,後續如何,也還是看他們自己的本事。除了太子,他向來還是一碗水端平的多。
嗯,也就出了一個不省心的朱棣,現在也是頗受他關注。
不過……朱元璋眉心微皺,思考起張居正這個一條鞭法在現在推行的可能。
現在王朝初定也沒多少年歲,土地清丈也完成了,沿襲的是唐代以來的兩稅製。那麼現在就轉變稅賦製度,也不知道行不行。或者,再往後的這個“攤丁入畝”?
朱元璋看著水幕,恨不得玉不識現在就徹底把這些東西講明白。
不過玉不識給自己的定位,並不是講課的“老師”,而是出於興趣的淺顯“科普”,所以她做的更多的,是給出“引子”,讓這些很大程度上就是比她聰明的人自己去思考、去改變。
有時候,她給出的東西太多,說不定反而是一種束縛。所以介紹出一個大致的框架就行。他們若是真的上心,就會自己依照當時的情況對“框架”進行填充。
而明朝初年吵吵嚷嚷的,但永樂年間也沒有停歇——
議題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中心還是張居正的這幾項改革內容。
從一開始的靖難之役,到後麵南北邊防的鞏固、鄭和多次下西洋,樁樁件件都是需要錢的。所以張居正這樣能“摟錢”,不僅僅隻是永樂帝眼熱,在場的諸多人也是羨慕得緊。
“……這樣確實是省事不少,對於下麵人的監督,也更加徹底。不過……”
楊士奇看著大殿中央懸空的水幕,不管身處何處,每個人看過去都像是正處在它的正前方,看得可以說是清楚詳儘,他是認同張居正的改革很不錯,但其中也還是有點問題的。
不知道是不是天女沒有講,裡麵可以操作的空隙也並不少。
比如說,“不知道張居正有沒有對其中賦役的總額進行規定——”“若都是征收銀錢,那火耗呢?”“而且天女多次提到了張居正的改革也是有著各樣的阻力,他真的能夠完全地、徹底地推行下去嗎?”“……”
大家能夠站在朱棣麵前,自然都是有著自己的過人之處,加上玉不識條理分明地介紹了“一條鞭法”的優缺點,大家跳出局外,看得可以說是比當時的張居正更加明白。
提出的問題自然也是不少。
但張居正並不是此間人,他們的問題再多,也是沒有人回答。雖然他們也可以自行探討,但對著改革的主持人的想法,他們也是好奇的。
那麼——“要不發一個這什麼彈幕問問?”
眾人談到這裡,都看向了他們的陛下。
朱棣其實也是好奇的。
不過先前朱棣發現這彈幕是連接各個時空的,尤其是他身為帝王,獲得的權限最為廣泛,隻要一想到曾經的“父皇”也在觀看,他就按捺下想要嘗試的衝動,選擇隻是向從前那樣隻是觀看,並不發言。
反正在場這麼多人,他也不是一定要自己發言。
那要不試試?
就在他們剛生出糾結的情緒,玉不識也已經講到了後麵的內容。
【至於關於“一條鞭法”的施行帶來的積極作用,主要就是改變了當時極端混亂、嚴重不均的賦役製度
一方麵,它減輕了農民的不合理的賦役負擔,也限製了胥吏的舞弊,特彆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農民有較多時間從事農業生產。
另一方麵,它也有著不足——“一條鞭法”所實行的賦役沒有征收總額的規定,給胥吏橫征暴斂留下了可乘之機。】
【除了這些,張居正的理財政策在為朝廷公室謀利之餘,也十分重視人民的實際生活。他通過多種渠道設法減輕人民的賦役負擔,甚至直接提出減免人民的稅負——
萬曆十年,隨著清丈田畝工作的完成和“一條鞭法”的推行,明朝的財政狀況有了進一步的好轉。這時太仆寺存銀多達四百萬兩,加上太倉存銀,總數約達七八百萬兩。太倉的存糧也可支十年之用。二月,張居正上疏請求免除自隆慶元年至萬曆七年間各省積欠錢糧。
另外,張居正的其他觀念也算先進——還反對傳統的“重農輕商”觀念,認為應該農商並重,並提出“省征發,以厚農而資商;輕關市,以厚商而利農”的主張。因此他也反對隨意增加商稅,侵犯商人利益。
用些套話,就是——這些做法順應了曆史的發展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的負擔,緩和了當時一觸即發的階級矛盾,對曆史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世上並沒有完美的改革,所有的改革都應該是一點點試出來的,在此期間,也不能害怕犯錯,隻要及時改正就好。
所以對於張居正這些改革主張存在的問題,大家其實也還是很坦然的。
他們一邊對其不斷揪出不合理之處,一邊也是不斷思考,提出自己的改進方案,雖然時間緊,但有個粗綱,也大致能夠看出來可行不可行。
於是大家都是不斷地提出、推翻、改進。
而各朝各代都在熱烈討論之時,隆慶年間的大家反而顯得有些沉默。
該說些什麼呢?
正主就在眼前,似乎說什麼都不夠妥當,尤其是權力更大的天子和首輔都沒有說話,他們也隻能選擇沉默。
畢竟,說張次輔的改革不好?那天女不斷說出口的肯定是為了什麼?說他的這些主張太過麻煩?這也不行。
所以隻好不斷沉思。隻是話雖是沒有說的,但殿內的氣氛確是暗潮湧動,沒有安分過。
大家其實也是知道,在天女不斷強調之下,改革勢在必行。
隻是如何“改”,也還是看大家。現在的張居正尚且沒有天幕上那般“一手遮天”“說一不二”,他們也還有的談。
喜歡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