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宮內一片寂靜。
似乎天幕的存在也是照顧他們的時間,它多數直播開啟的時候都是晚上。而這個時候楊堅也就會在永安宮中,看似是陪伴著皇後,實則是兩人一同觀看這個來處神秘、能夠透露未來信息的神奇天幕。
在這段時間裡,陛下和皇後重回恩愛的傳聞四起。
隻是天女剛剛說的這段內容,著實有些尷尬,之前為了觀看天幕、保守秘密而叫侍從婢女們退出的宮殿更顯空蕩和寂靜。
不是因為宣華夫人,而是楊堅口中的“獨孤誤我”和他那隱晦而直白的結局,還有楊廣的選擇和魄力。
後宮之事本就稀鬆平常,獨孤伽羅早已更夠尋常對待。
但不平常的,是楊廣對他父皇的後妃下手,更是他對父皇下手。
這實在是禽獸不如,也難怪水幕中的楊堅如此不滿——雖然他有可能也是因為自己的威嚴被挑釁而生怒。
屏幕旁也適時放出了《資治通鑒》的介紹——
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曆時19年完成,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曆史。
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曆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其為華夏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華夏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所以這份記載是源於官修史書?
他們不能全信,但也不敢不信。因為哪怕史書有所失真,但一般情況下還是有著說服力的。所以這對天底下地位最為高貴的夫婦,看著天幕都都是似信非信。
楊堅心中的怒火無法對著皇後獨孤伽羅發出,便對著剩餘的名字。
他聲音微啞而低沉,語氣中是掩飾不住的惱怒“楊素!張衡!”
他對於楊素自認為還可以,寵信重用毫不含糊,結果現在來了這麼一出?這個人早就背叛了他,投到了楊廣的幕下。
想到這裡,他餘光瞥到了自己的皇後,這也是個被楊廣迷惑的。
“未來”的他那句“獨孤誤我”,大概是他的真心話吧?
他強製自己冷靜下來,思考起了這其中的關鍵。
楊廣殺父?他真的有這個膽量和魄力嗎?
還有張衡這樣一個小臣,也有這樣的勇氣來執行楊廣的命令?
……一個個問題環繞在他的腦海中,他看著麵前的水幕愈發的煩躁。
【相關的記錄也能在其他古籍中找到——
唐代人馬總便在《通曆》中記載隋文帝被張衡“血濺屏風”,而趙毅也在《大業略記》中記載隋文帝被張衡毒死。
不過初唐趙毅筆記《大業略記》記載容華夫人蔡氏為仁壽宮變女主角。楊廣“因色弑父”這種說法也被諸多近代史學家質疑,仁壽宮變也成為疑案。】
緊接著是對提到的這本書的標注——《通曆》是唐代馬總所撰寫的一部曆史著作,其內容包括太古十七氏、中古五帝三王,及自秦至隋曆代興亡的大概事跡。宋人又續到五代,增5卷。今傳本缺前3卷。
《大業略記》是記載隋末唐初史事的重要一手文獻之一。其作者趙毅曾任隋官,有零星史料可資考證身世,他在參考《蒲山公傳》的同時,很有可能憑借身處洛陽的特殊條件,記錄了和東都戰事有關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