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些個‘敗家子’,說到底還是都‘敗’掉了整個國家?”
又是起義,現在起義已經快和亡國綁定了,而且北宋在某種程度上也也和滅亡差不了多少,最後就是同出一脈的南宋續了一波。
難不成真以為衣冠南渡是什麼很好聽的名聲嗎?
真正讓人拍案叫絕的,是雷厲風行、勢如破竹地打回去、奪回失地,而不是龜縮在江南一隅。
“說到底,還是因為他們想要太多,又不想去做些實事,隻想享受而不‘勞作’,天底下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
所以說,在他們這些兢兢業業的人看來,北宋、宋徽宗最後敗掉了自己的國家,是很正常、或者說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但這些也隻是宋廷‘內部’的麻煩,而在外麵,還有金朝、遼朝虎視眈眈、蠢蠢欲動。
一開始,遼朝才是宋廷和金朝的‘心腹大患’、共同大敵,所以他們也是想要聯合抗遼的,在宋朝這邊的視角,就是聯金抗遼。
或許會有人問,為什麼要聯合金朝,為什麼不自己去打,最好把什麼遼朝和金朝都給打敗。
——其實這也是有著曆史原因的。宋朝是一個很明顯的重文輕武的朝代,從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開始,後麵的皇帝都在致力於打壓武將,為什麼呢?很重要的一個點就是在唐朝末期時,處處是藩鎮割據,軍閥混亂,他們可以說是清楚地知道了武將權力過大會造成什麼影響。
但問題是,過分的打壓就會造成失衡。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這也是因為他自己的打仗的才能便很是厲害,但越往後,皇帝們越是“文雅”,沒有了才能出眾的武將,也沒有了皇帝的信任,於是就出現了“重文輕武”的極端現象。
其實每個朝代都或多或少會有些“重文輕武”的現象,畢竟武將也還是在打天下的時候才是最為需要的,至於平時,還是文臣能吏更為有用。但宋朝的“偏向”是過於極端了。當然,這或許也有皇帝害怕武將們再來一次“黃袍加身”的因素在。
好了,我們回歸正題,總之,就是在各種因素交織下,宋朝或許不缺武將,但宋朝的武將缺少皇帝的信任,這就很難辦了。】
自從之前趙匡胤在議事的小殿內翻臉不認人、處理了他的親弟弟趙光義,每次被召來一同觀看水幕,集思廣益思考、商議政事的心腹重臣們都更是緊了緊自己的皮,生怕又出什麼幺蛾子。
誰知道,這一次又來了。
——這樣直白地說太祖陛下、也就是他們現在的皇帝陛下,那什麼“杯酒釋兵權”和“黃袍加身”真的好嗎?總感覺是把他們陛下的臉麵扯下來,丟在了一邊。
天女這話說得,好像他們的陛下就沒做過什麼好事似的。至於什麼“陰險小人”,善哉,這可不是他們的想法,不敢想、不敢想。
趙匡胤明顯也是黑了臉。
這跟直接說他得位不正有什麼區彆,不過他也注意到現在是在哪裡,他壓抑著自己內心不斷翻湧的情緒,不管是“黃袍加身”還是“杯酒釋兵權”,他自認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過現在的重點也不是這個,而是被天女翻來倒去地講解著的“重文輕武”。
或許是因為有著一絲的害怕吧,但這也是因為他對自己的自信,哪怕沒有他們,他也能打下燕雲十六州。
但後世的皇帝有樣學樣是怎麼回事?天女這話的意思是說因為宋朝過於重文輕武,所以才導致的後患?
他聯係了一下天女前後的內容,若有所思。
是因為武將能力不足,才導致對金、對遼的抗擊不行嗎?
玉不識沒有提到,其實宋朝到了後麵,敗仗是常有的,反倒是勝利不夠常見,甚至哪怕勝利了,他們宋朝也還是要“割地賠款”。
若是趙匡胤知道了,說不定還要罵當時的皇帝腦子進水了。
【皇帝昏庸、昏聵,文臣們不得其法,武將們有心無力……種種原因共同釀造了苦果——靖康之難。
其實一開始也隻是前麵介紹的聯金抗遼。
公元1111年、也就是政和元年,鄭允中、童貫使遼,遼人馬植夜謁童貫獻滅遼之策,受到童貫的重視,遂約馬植歸來,馬植到宋首都開封童貫家後,上書給徽宗,獻計宋派遣使臣自登州、萊州渡海到遼東與女真結盟,共滅遼朝,可以奪取五代後晉割給遼朝的燕雲十六州。——是的,燕雲十六州是這個宋朝心心念念的疆土,可惜最後也沒有能夠奪回來,甚至買回來也沒有成功。
重和元年馬政使金口頭表達宋金聯合攻遼及燕、雲地區歸來,金遣散覩等人使宋商議結盟事務。
到了宣和二年,宋朝一方遣趙良嗣、馬政先後使金,金亦數次遣使來宋,雙方議定夾攻遼朝,遼燕京由宋軍攻取,金軍進攻遼中京大定府等地,遼亡後燕雲地區歸宋朝,宋將原納給遼朝的歲幣轉給金朝,史稱“海上之盟”。】
“不過是與虎謀皮。”劉徹看著天女口中那“宋朝”的做法,淡淡地點評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自認為在打仗一道上沒有什麼天賦,專人專用,有著衛青這樣的大將,為什麼要自己上陣?難不成去吃敗仗?
但哪怕他是這樣自我認為的,也不影響他看出宋朝這“計策”的不靠譜。
還是那句老話,靠山山倒,你想要滅掉遼朝這個威脅,但是自己做不到,那麼聯係有著共同的敵人的金朝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但在這個前提,是你也需要自身的強大,不然說不準什麼時候“你”也成了彆人的目標。
而且,宋朝都沒有完成徹底的一統,居然也能夠被列在天幕上嗎?
以及,歲幣又是什麼?給錢求平安?後世的子孫居然已經沒用到這個地步了嗎,說難聽點就是淪落到成為了彆人的錢袋子。
你真的想要一統,依靠彆人的力量是沒有用的。而且給錢給的這麼大方,誰知道在彆人的眼裡你是個什麼形象,誰都可以來打劫一番的軟柿子?
【但是,由於宋軍腐敗,缺乏戰鬥力,數十萬大軍兩次攻打遼南京,均被遼守軍打敗,遼南京還是由金軍攻占。
最後宋朝每年加付一百萬貫錢為代稅錢,隨同每年的“歲幣”交付給金朝。
宣和五年四月,金方將燕京及所屬九州中的西部六州歸宋,但燕京居民大部已被金俘往東北作奴隸,宋所得的隻是“城市邱墟、狐狸穴處”殘破不堪的一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