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舉目遠眺,已有幾次炊煙升起。看著規模大致應是道觀早起的道人。
“啊,對,道觀!差點忘了,我還是教書先生啊!”
才當過一天先生的宋玉顯然這才想起自己這一身份。
朝著山下一路小跑,不是不想狂奔。是這太華山山道,“上山容易,下山難”。
邊跑,不禁回想在武威邊塞,與王叢山武卒們晨練時的跑步的日子。邊塞的風,割人!太華山的風,沁人!
儼然在太華山一大早反向往山下跑的宋玉成了一個異類。無論遊熱人還是其餘道觀晨起練功的弟子看見都有些驚訝!
漸漸甚至有幾位道人跟在了宋玉身後。
“這位道友,在那座道觀修行,看著麵生!”
宋玉一心隻想著儘快回到觀中,還得準備今日教些什麼。根本就沒空搭理跟在身後的道人。
見宋玉沒回話,旁邊的道人開口了“這應該是一種提升身法手段,你看他沒動用任何氣機,就靠自身身體,這才是大毅力者該有的樣子。”
又有人附和“嗯,對,我似乎也曾在一本古籍上看過。”
太華山有記載的二十餘處道觀,還有一些沒記載的,散修也多。清晨早練也是道士的必修課。眼看著,跟著宋玉跑的道人越來越多,這話也越傳越離譜。
最開始人人都說是一種修行方法,往後加入的說是山上有什麼嚇人的東西,傳到最後,竟然說是山下有寶貝!
好不容易,宋玉才算是跑回“希夷觀”。饒是宋玉算是在軍中打磨過的身板也是兩腿酸痛。宋玉喘著粗氣,稍作休息。
回身一瞧,一臉驚愕“啊,這麼多人,你們這是跟來乾嘛?”
有人問“這位道長為何在這希夷觀停了啊!”
宋玉“我住在裡邊啊!”
人群中有人大叫“那你跑個什麼勁兒?還說有寶貝?”
宋玉一臉懵“這一路我就沒說過話,我跑是觀中有事做啊!各位請回吧,該乾嘛乾嘛!”
這烏龍事件,弄得除了宋玉,其餘人都趕緊四散開來。有噗嗤哈哈大笑的,有滿臉羞愧的,也有一時氣憤的。
不過宋玉可管不上這些。先是回到房間,見金蘭兒竟趴在桌上。
金蘭兒睡眼惺忪的抬頭一瞥,直接撲入懷中。
“哥,你好了?”
宋玉點頭。“昨晚你就趴在這桌上著睡的?”
金蘭兒“先前我在山上睡著了,後來王觀主帶我回房,我就醒了,可觀主說不用去找你,叫我在房間裡等著。我一個人不敢睡,就等著。”
宋玉心頭一暖“那現在我回來了,你是補覺還是去上早課啊?”
金蘭兒很是堅定“上課!”
宋玉也不多言。難得對著銅鏡整理了幾下衣服。他爹宋明,每日課前前總會一絲不苟仔細整理衣冠。按他的說法“讀書人要有讀書的樣子,當先生的更是如此,從內到外都應得體!”
算算時辰,一大一小朝著學堂而去。
今日,宋玉準備教授的是《弟子規》。也是怪王平安,學堂的事一概不問,書本什麼隻字不提,宋玉隻得自己想,腦子裡背過的書,那些自己有把握,小孩兒也能聽懂的。
《三字經》《百家姓》大多小孩都已經學過了,《弟子規》剛好。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
朗朗書聲,聲聲入耳。
一個時辰一晃而過,看著許多小孩陸陸續續離開,唯有兩人依舊端坐著。
宋玉詫異“可是有事?”
兩人點頭
宋玉笑著“說啊!”
兩人支支吾吾,最後竟是從桌子底拿出兩個包袱,一個是一包青菜,上麵還掛著水珠。一個是一隻熏過的豬蹄。
兩個小孩隻顧著把東西推向宋玉。
宋玉“這是你們要送我的?”
兩人點頭。
宋玉瞧著兩人,想了想“好,我收下了。”
兩個小孩才有了精神。
宋玉“現在我收下,你們說說是誰叫你送的?”
拿豬蹄的小孩說“先生,你昨天說的話,我回家告訴了俺爹,俺爹說新來的先生要送份禮物,咱家就是殺豬的,這是過年咱家自己宰的,熏過了。”
送青菜的小孩說“先生,這些菜都是俺娘現摘的,咱自己地裡種的。”
宋玉眼珠轉悠半天“這樣吧,你看這東西我是收下了,可我又不會做飯啊,要不這樣,你們兩家熟嗎?”
兩個小孩齊齊點頭,一個說“咱們兩家就門對門,在離這道觀不遠的鎮裡,他家是種地的,我家是殺豬的,咱們兩家常一起吃飯。”
宋玉一拍手“這下正好,你們把東西拿回家,中午我就去你們那兒吃飯,也一道看看你們的父母!可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