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窟,武威以西,經張掖,酒泉,再往西才能到。好在宋玉,這些年除了練劍,要說其餘在行的本事,趕路,還真算算。
來來回回,西北、朔方都去了。此次再去了石佛窟,這天下十三州,益州、涼州、朔方算是走完了。
石佛窟,據說最初就是一位僧人經過,正值盛夏。光照下,大漠如金,宛如寶殿。一起飛,沙鳴聲四起,宛如梵音。這僧人頓有所悟。便在石壁上以畢生所寫,開鑿作畫,傳揚佛法。
之後,不知又來了多少位僧人,也不知過了多少年。有一隊異邦之人,在大漠中迷了路,誤打誤撞,才見到了滿石壁的畫像、雕刻、經文。
消息傳開了。各地僧侶紛紛前來,有的來了也不走了,留下,又新鑿一洞,留下自己的畫。
往後,信佛之人也來了。
不信佛的也來了。
遊人來了,文人來了,生意人也來了。
石佛,石洞、石畫,由起初的幾個,到了如今的上千個。一眼望去,蔚為壯觀。
石佛窟周邊硬是蓋了房,有了田舍。漸漸便成了一座城。之後,官府便派遣士兵駐紮此地,維持秩序,同時也保護來往旅人商戶。
宋玉趕到此地,佛會已經開始,將持續三日。沒想到,如此多人。一想,當下首要是去找間客棧。
這回沒花多長時間便找著了。小客棧,連個名字也沒去,就一塊麻布。寫著一個宿字。就四間房。一對中年夫婦,一個小夥子,三人。
交了房錢,宋玉要了兩道熱菜。正坐著吃。
一僧人經過,瞧上宋玉幾眼,便走到宋玉身邊。
彎腰單掌作揖道“阿彌陀佛,施主,可否討口水喝?”
宋玉一看,僧人圓臉光頭,掛著佛珠,衣戴齊全也不似作假。遞上一碗茶。
道“大師,請!”
僧人緩緩喝上兩口,盯著宋玉道“我觀施主麵相,是慈悲之人,有福報。家人和睦、安康。不知來此地,是祈福還是還願?”
宋玉瞧著僧人是不想走的意思,又不可直說,隻好說道“就是來看看,沒見過,新鮮。大師您有話直說!”
僧人道“施主與我佛有緣。貧僧送施主一件東西,算是結個善緣。”說著,懷裡掏出一串念珠,就要拿給宋玉。
宋玉一驚,趕緊起身擺手,拒絕。道“大師,不可,不可。謝謝您的好意!”
僧人也不急,硬想往宋玉懷裡送。一邊說道“這念珠可祛邪擋災,有佛性。就是送與施主!”
宋玉以手攔著。極力推辭,急道“大師,東西我不能要。您收好。”
見著宋玉不為所動,僧人收起念珠,又問道“敢問施主生肖?”
宋玉隨口回道“亥豬”
僧人臉色一變,道“施主,今年犯太歲,運勢凶險,不可不防!”
犯太歲,民間是有如此一說。宋玉自然聽過。
僧人始終看著宋玉臉色,接著繼續說道“今年是小龍年,不光豬,生肖裡蛇、虎、猴,均有相衝。隻是你的,相較最為凶險。敢問施主可否告知生辰?”
這一下,宋玉懵住了。自己何年何月生知道,可什麼時辰,隻有他爹娘知道。其餘親戚生他時又均不在身邊,也就無人知曉。
此事是這麼些年,第一次有人問他生辰八字。宋玉不禁自嘲笑道“大師,您不會是又要拿東西,替我化解這犯太歲吧!”
說罷,從懷裡拿出十文錢,拍在桌上。道“大師,您說了不少了,我也不是貴公子,就這些錢,您看還要繼續往下說嗎?”
僧人明知宋玉有趕人的意思,看了一眼桌上的銅錢,略微思索,仍拿出一個紅色小錦囊的東西放在桌上。
道“施主,此物你隨身帶好。”
忽然,客棧外又是一聲“阿彌陀佛!”
就見這僧人渾身一抖,桌上錢也沒拿,扭頭便跑出去。
宋玉是一頭霧水。就見又走進些和尚,三人。居中之人,瞧著宋玉有看到桌上的東西。道“施主,還好沒損失錢財。我等乃東禪院僧人。按例巡視,此地僧人眾多,真假難辨,焚香祈福還是到禪院為好!”
這群和尚說完便離開了。
宋玉初到,不明。一臉疑惑,找來店家小二。這才得知一二。原來,石佛窟名氣大了之後,各地僧人齊至,有些不願走的,便在此地蓋起了禪院。如今有東西兩院,每日需輪流巡視。防的就是假冒之人,攔街兜售各類與佛有關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