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牛鐵柱的來意,輪到李家幾口麵麵相覷。
與陳峰一家相同,牛鐵柱家同樣根正苗紅。
戰爭年代。
牛鐵柱他爹牛老三帶隊支援過前線,冒著敵人的飛機大炮將物資準時送到部隊手裡,後被評為支前模範。
不久前,牛老三托關係給兒子謀了一份林場工人的工作。
工作地點正是前進林場。
楊春蘭納悶道“鐵柱,能夠去林場當工人,這是盼都盼不來的好事,你咋就不願意去呢?”
“鐵柱,難道說你怕一個人去林場上班,會被哪裡的人欺負,所以才打起了退堂鼓?”
不但楊春蘭不明白,陳峰同樣搞不懂牛鐵柱的想法。
從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年輕人的出路滿打滿算也就四種。
種地,入伍,做工,考學。
最優的選擇,莫過於考學和入伍。
畢業和退伍以後,都能被分配工作。
其次就是招工進廠,領工資,拿獎金。
“陳峰哥,咱們能不能單獨嘮嘮?”
牛鐵柱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目光頻頻看向院中。
“走,陪我去院子裡抽根煙。”
陳峰點頭笑道。
“我知道工人好,可是我……可是我想留在村裡養雞。”
“咳咳咳……”
院子裡,陳峰剛把煙點燃,牛鐵柱接下來的話差點沒嗆死他。
“陳峰,你沒事吧?”
見陳峰咳嗽不止,牛鐵柱趕緊幫忙捶胸揉後背。
“你要養雞?!”
陳峰把氣喘勻,難以置信地上下看了看牛鐵柱。
牛鐵柱人如其名。
長得就像是一頭小牛犢子。
嗷嗷待哺的年代,不是誰都吃不上肉。
由於認識負責林業的領導,牛家天就能吃上一頓肉。
牛鐵柱沒底氣道“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用我爹的話說,白瞎我長這麼大體格,去林場當工人能夠旱澇保收,可是累也是真累。”
為了找陳峰幫忙這件事情,牛鐵柱做了好幾天的心理鬥爭。
看上去,牛鐵柱長得孔武有力。
實則膽子小得不行。
而且空有力氣,卻不會乾活。
和乾活比起來,牛鐵柱更喜歡念書,學習。
有一次,牛鐵柱撿到一本農業陳麵的書。
發現上麵有不少飼養家禽的科學辦法。
經過一番研究。
牛鐵柱按照書上內容調配出飼料。
家中的幾隻雞吃了以後,下蛋速度一下子就變快了。
每隻母雞從以往五六天下一隻雞蛋,變成了三天下一隻蛋。
“一隻母雞兩天下一隻雞蛋,我說鐵柱,你可以啊。”
陳峰聽後生出了一種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的感覺。
誰能想到五大三粗的牛鐵柱,竟是個自學成才的農業小專家。
五六十年代不是後世。
人都吃不到的情況下,能夠用來喂養家禽牲畜的飼料屈指可數。
營養跟不上。
母雞十來天下一隻雞蛋也不奇怪。
難怪牛鐵柱帶著一籃子雞蛋上門套關係。
原來是個養雞專家。
“陳峰,你就彆埋汰我了,自打我爹我娘知道以後差點沒打死我,罵我不務正業,丟了他們的臉。”
“不但燒那本書,還給我找了個林場工人的工作。”
牛鐵柱的自學成才並沒有得到了爹娘的重視,反而是狠狠挨了一頓笤帚疙瘩。
對當地人來說。
男人就該下地乾活,養雞養鴨是家裡女人的事情。
牛鐵柱長得又高又大,吃得比大老爺們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