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笛現在除了去學校,其他的時間,多半用來打理空間的菜地了。
經過幾次實驗,許笛已經摸出空間的時間流速和作物成熟的規律,各種作物安排的井井有條。
從鄉下找來了幾種果樹苗,有蘋果樹,梨樹,柿子樹,棗樹,石榴樹,葡萄藤等北方常見的果樹苗,已經栽到空間裡了。
許笛從鄉下山上割了很多柳枝,用柳枝把果樹苗一圈圍上,形成一個獨立的小空間,用來養雞。
許笛買的二十個種蛋,孵出來十七隻小雞,毛茸茸的小雞崽,焦黃的,很可愛。
第一批種的蔬菜和玉米已經成熟了,許笛已經收割了。
第二批,許笛沒種茄子,豆角這些蔬菜,已經深秋了,種了,也沒法拿出去賣,太紮眼了。
許笛想好了,多種玉米,多養雞,多栽點韭菜,留著過年那段時間賣。
北方,很多人家冬天也會在屋裡種韭菜,雖然不多,但是有。
許笛膽子小,可不想被人盯上。大冬天的,拿出黃瓜,西紅柿,豆角這些蔬菜出來賣,那不是找死嗎?
就連果樹,她栽的也是北方常見的,南方的樹苗她也弄不到。
因為空間裡有吃的,西紅柿,黃瓜不能拿出去賣,她可以自己偷偷的吃,偶爾還能烤兩根玉米。
所以,即使許笛一直乾活,人也沒瘦,精神氣十足,感覺還長高了一點。
“許笛,毛衣找出來了,你今天在家曬曬,天氣冷了,該穿了。”
早上,許母上班前交代許笛,在家曬曬秋裝,放一夏天了。
“知道了,媽,一會溫度上來,我就曬。”
十月末了,氣溫明顯降低了,穿著秋衣秋褲也感覺凍腿了。
今天周末,許家人都沒有休息,除了兩個吃閒飯的,都去上班了。
“二姐,我一會和樓下的紅軍他們去撿煤核,中午再回來。”
“知道了,注意安全,看著點車。”
許笛知道許軍是待不住的性子,不可能消停的在家待著。說是去撿煤核,其實就是去玩了。
許軍答應一聲,就跑下樓了,急得很。
許笛看著空蕩蕩的家,真好,又剩她一個人了。
收拾完屋子,把許母找出來了毛衣,毛褲拿到樓下去曬。
這毛衣毛褲太有年代感了,真的,尤其是毛褲,一條褲腿,最少有四五種顏色。
一段黑色,一段紅色,一段藍色……像是彩虹圈。
毛線也是需要票的,還是限量的。
往往是買了毛線,先織毛衣,穿兩年,不太好了,拆了,舊的毛線用來織毛褲。
大人的拆了給孩子,不夠的話,就各種線往上湊。也不會管什麼顏色不顏色的。
許家條件還不錯,每個人都有一套毛衣毛褲。
許母做飯手藝好,但是織毛衣,就會一種最簡單的針法,樣式也隻會一種,所以,她們家的毛衣毛褲,除了大小顏色有所不同,其他的,沒區彆。
許笛把毛衣毛褲搭好,跟樓下的曬太陽的王奶奶打聲招呼,麻煩幫著瞅一眼,就上樓了。
這時候的家屬院還是很安全的,基本沒有小偷小摸的。都是一個廠子的,要是被發現了,丟不起那人,名聲也不好聽,都耽誤家裡人找對象。
許笛進了空間,第二茬莊稼已經長得挺老高了,韭菜已經割了好幾茬了。果樹也是肉眼可見的長高了,小雞崽已經褪去了絨毛。
之前在廢品回收站買了一個小石磨,許笛可以把玉米磨成細小的顆粒,喂小雞崽子。
現在,雞都長硬毛了,可以吃整粒的玉米了,省事多了。
再過一個月,小雞就可以下蛋了,空間裡的韭菜也能陸續的往外賣了。就是,還沒找好地方,黑市,許笛不敢輕易的涉足。
許笛在空間裡巡視一圈,苞米種完這茬,可以先不用種了,夠吃一段時間了。
小雞繁殖也需要時間的,主要是收地太累了。許笛想好了,空間,多養雞,多種果樹,省事。
最神奇的是,雞糞能被自動吸收,不然,天天掃雞屎,她也受不了。
苞米就麻煩一些,需要把苞米棒子掰下來,剩下的苞米杆子才會整株的消失。要是看見有孤獨站立的苞米杆子,那肯定是有苞米沒有掰掉。
許笛曾經在心裡吐槽,這個空間太有個性,就不能來個全自動的,非得弄個半自動的折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