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鄰居的到來,對許笛她們的生活影響不大。
除了早上偶爾碰到何靜宜以外,何家其他人,許笛基本沒有遇到過。
何家的三個孩子,倒是和暖暖她們認識了。吃完晚飯,暖暖帶著妹妹,找住在前排院子的公安叔叔練武。
何靜宜帶著侄子侄女也會出來,孩子們就認識了。
這個周末,許笛想去看看門市。
吃過早飯,讓暖暖帶著團團圓圓在家玩,她拎著包走出家門。
許笛可不是盲目找,她是有目標的。
上輩子,京市雖然沒來過,但是,京城秀水街的傳說她還是聽說過的。
去年,秀水街那邊自發形成了市場,一些返城的知青,在那邊擺攤,零星的,也有一些店鋪開業。
許笛坐上公交車,看著外麵的建築,誰能想到,幾十年以後,變化會那麼大呢。
下了車,許笛一路問過去,找到了秀水街。
這時候的秀水街簡陋的很,從胡同口進去,兩邊是商鋪,中間的過道,也就三米來寬。有些人在這擺攤賣水果,土特產,手工藝品,手套襪子等家居用品。
許笛沿著胡同往裡走,看有沒有商鋪出售。
可能是因為剛剛允許私人做買賣,也可能是平反的人剛回來,心裡還是有些沒底的,不知道政策還會不會再變。
許笛走走停停,真的有商鋪貼著出售,毛筆字,工整的寫在報紙上或是紙殼上。
整個胡同長約三百米,許笛一路觀察下來,有十多家鋪麵貼著出售。
許笛在外麵大致看了一下,門市大小不一,鎖著門,也看不到裡麵的情況。
許笛抄了電話號碼,也不知道是街道的電話還是家裡的。
這時候的房價不貴,但是也分地段的房子占地麵積。
既然想要買,許笛決定去打電話。
聯係上了幾個房主,約好了半個小時以後看房子。
秀水街這邊,現在人流還不大,周圍有使館和外交公寓,能看到很多外國人。
到了約定的時間,許笛見到了其中一個鋪子的房主。
“你好,你要買鋪子?”
“對,能看看嗎?”
“可以,走吧。”
房主不愛說話,也不喜歡抬頭,悶頭走路。許笛跟在後麵,也不說話。
鋪子在秀水街頭一家,麵積還不算小。
“這個鋪子有四十平,是兩個鋪子打通的,算是這胡同裡比較大的。
我要離開京市,鋪子一口價,三千元。”
房主說完,也不看許笛,用手摸著門框。
許笛也不了解這價位是高是低,她也不清楚多少錢合適。
不過,這個鋪子她挺相中的,位置好,麵積也不小。
許笛知道,這時候買門市,多少錢,都合適。這是因為她知道,以後京市的房價漲的有多離譜。
“手續全嗎?”
“剛還回來的,手續齊全,可以去房管所辦手續。”
房主的眼神很複雜,有悲傷,有無奈,又有釋懷。
“那咱們周一在房管所辦手續,你要現金還是彙款?”
“現金。”
許笛和房主約定好時間,房主最後看了一眼,就離開了。
許笛看時間還早,又給另一處看好的鋪子打電話。
這回房主來的很快,他的鋪子是五間連在一起的小鋪麵,在中間位置。
“同誌,我這鋪子,位置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是連在一起的,管理方便。
我要不是需要資金,是不可能賣掉的。”
這位男同誌很健談,和之前的房主性格不一樣。
“同誌,你這鋪子總共多大?”
“五間鋪子,中間的三個都是十七八平,兩邊的是二十多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