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在哪兒?
朝廷派下去挑選宮女的花鳥使要不要給一(億)點點辛苦費?路上路費要不要錢?夥食費從哪兒來?總之,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軍費和官員俸祿是必須給的,軍餉不給很容易引起軍隊嘩變。至於官員俸祿,你不給試試?不給,得罪的可就是整個大熙朝的官宦群體。
得罪一個人不可怕,得罪一個派係的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周圍除了你自己,全是你的敵人。他還想安安分分在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做到老,不想莫名其妙獲罪,被人踩下去。
還有皇室那邊,皇帝要錢,你敢不給嗎?
皇帝勤儉愛民,皇室花費和前兩者比起來就是個零頭。皇帝奢靡無度,他一人的花費抵得上前兩者所有。
前任戶部尚書為什麼敢貪賑災錢,真以為那些錢都進他自己口袋了?
他還沒那麼大的本事。還不是先帝時虧空太大,寅吃卯糧,戶部的虧空實在太大,他怕遭清算,這才想方設法從各種地方撈錢。
不過他死得也不冤,他自己肯定也貪了不少就是。
也幸好當今陛下性子和先帝截然相反,經過三年休養生息,戶部這才能截留下這麼點錢。
但這點錢也不夠啊。
劉兆年為這五百萬的差額愁得頭發都白了,現在還要讓他拿出一筆錢來支援鄂州,他從哪兒變錢啊。
閣老梅文正道“我記得往年賦稅收入都在六千三百萬到六千八百萬緡錢之間,今年的軍費和官員俸祿還沒有發放,怎麼會隻有四千萬兩白銀?”
劉兆年的臉皺成了苦瓜,道“陛下登基後大赦天下,下旨減輕賦稅,這田稅收入本就少了。去年豫州澇災,免稅三年,賦稅收入又少了一份。還有今年鄂州大旱。”
其實這些都還在其次,賦稅減少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土地兼並,隱田隱戶增多。
百姓為了逃避賦稅,將田地、人戶隱在富戶名下,錢糧進了富戶口袋裡,朝廷能收上來的稅收自然就少了。
這原因劉兆年清楚,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皇帝都清楚,不過誰也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這事輕易不能動,動了就和不發官員俸祿是一樣的道理,涉及的利益集團太大了,包括劉兆年,甚至皇帝自己,都是既得利益者。
皇帝想了想道“軍費和官員俸祿不能不發,但鄂州的災情同樣不能放任不管。
這樣,年中先發一半的軍餉和俸祿,剩下的等收了夏稅和秋稅再發放下去。內閣先擬個折子,將這件事通知下去。”
六月隻發一半軍餉和俸祿,那戶部就還能剩下一千七百五十萬兩白銀,拿來賑災是足夠了。
不過還是得商量出一個章程來,不能隨便亂用,畢竟現在用掉的錢,都是預支的下半年的賦稅,萬一到時候又發生點彆的災難……
劉兆年想著,呸呸兩聲,童言無忌,大吉大利。下半年、明年、後年,不,他擔任戶部尚書期間,大熙朝可千萬要平平安安,無病無災。
有了錢,接下來的事情就好安排了。
皇帝看向梅文正和劉兆年,道“賑災之事刻不容緩。梅閣老、劉卿,你們受累些。今晚就在宮裡休息,閣老你帶人擬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救災策略。
至於劉卿,你讓戶部的官員根據鄂州的人戶數目,統計出鄂州賑災大致需要的錢糧數目。明日早朝時給我。”
皇帝說完,又看向馮進忠“通知衛知舟,讓他調五百禁軍精英出來,時刻待命。”
“對了,讓禦膳房多準備一些點心飯食呈上來,方便諸位大人餓了時吃。”
“是。”馮進忠點頭應下,招來兩個小內侍將皇帝的旨意交代下去。
然後又耐心吩咐“梅閣老年紀大了,讓廚房準備一些軟和好消化的食物。劉大人喜歡吃羊湯泡飯,李大人愛吃肉夾饃……再讓茶水間多煮些醒神的茶湯端上來。”
崇德殿內燈火通明,除了內閣、戶部的官員過來,翰林院學士也被叫進了宮。
翰林院主要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民間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可見翰林院的重要性。
賑災之事,必然要調動許多人力物力,自然需要翰林院學士來幫忙起草詔書。
除此之外,狀元周邑、榜眼韓褚還有探花何嘉作為這屆的新科進士、新上任的翰林院官員,也被叫進了宮。擬寫詔書自是用不著他們,他們三是作為實習生來增長經驗的。
周邑是第一次看到這個皇朝的官員們是如何運作的。
內閣和戶部的官員分列兩隊,前者各抒己見,爭執起來麵紅耳赤。後者拿著賬本和戶籍本,手中算盤啪嗒響個不停。
皇帝坐在正中,並不輕易發表意見,也沒有離開去休息。
偶然眾位大臣吵得太過,皇帝還會出麵調停。看著時間還讓內侍們送來茶水點心,提醒他們吃點東西補充體力。
總之,就挺和諧的。
但,也挺奇怪的。
要知道去年豫州之事後,朝堂上鬨得多僵啊。
文官們一招接著一招,又是遊行,又是萬民書,恨不得把皇帝釘死在暴君的恥辱柱上。最後倒是皇帝棋高一招,利用百姓輿論反將一軍。
雙方鬨得你死我活,有種要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可今天一看好像又不是如此。皇帝還挺體貼的,叫這些大人來皇宮上夜班,還會讓人給他們飯食茶水,並且他甚至還記得這些大人們的身體狀況和喜好。
這麼一看,或可稱一句君臣相得?
隻是他就真的不記恨這些完全不給他麵子的官員們嗎?
一群人吵到醜時,才定下大致的章程。五更三點還要上朝,眾人乾脆在殿內歇下,到點去上朝。
周邑斜靠在椅背上,想到了身在後宮的未婚妻和妹妹,迷迷糊糊睡了過去。隻覺得剛睡下沒多久,殿內就陸陸續續有人起身的動靜。
周邑徹底清醒時,殿內的人已經很少了。品階高的大人們早就離開了,剩下的都是六品以下的官員。
喜歡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