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鹹陽宮
剛被請回來的蒙恬還沒有換衣服便被帶了進來。
此刻君臣相對,嬴政問道“若你統軍,當如何?”
蒙恬思索片刻道“令小股兵力佯攻混淆視聽,引兵後撤另尋戰機。”
“打不贏嗎?”嬴政沉思詢問道。
“這”蒙恬道“若非仙神降臨,否則新莽大軍即便束手等死,昆陽守軍殺之力竭,武器用之卷刃怕也難”
嬴政點了點頭,他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能打贏的呢?
莫非天命?還有那漢朝乃何人所建?真叫寡人好奇啊,不知道能否見上一麵。
……
西漢·武帝時期
劉徹不知兵,剛想詢問眼下情況該當如何。
雖然他通過天幕所言知道了劉氏子孫必勝。
但是眼前的局麵明明就是必死!
想要詢問,衛霍二人卻遠在北方。
也就在此時,因為實在無力繼續向北的漢軍開始徐徐撤退。
收到了劉徹的一係列旨意後。
回去的路上。
衛青霍去病兵分兩路,企圖沿路將一些還未徹底湮滅的匈奴部落首領帶回去。
會盟是不可能會盟的了,另想它法收入麾下。
此時的霍去病也是抬頭看著天幕。
“八千對四十二萬?”霍去病當即一愣。
旁邊一人道“將軍,若是您該當如何?”
四十二萬人啊,黑壓壓一片,投鞭於江,足斷其流,焉能戰乎?
霍去病立馬而駐,抬頭看著天幕道“或許隻有一次機會。”
“還請大將軍指教。”
“若我處於此境,當多布疑兵,假有援兵,令招募精銳披甲上馬,夜襲大營。”
說到這裡霍去病停了一下繼續道“若是能一戰梟首,敵軍自當群龍無首,呈潰敗之勢。”
“若是不能,便深挖壕溝,加固城牆堅守待援。”
不過說到這裡霍去病停了一下道“若是我,陛下必然發援兵,隻是眼下這位後世皇帝,吾不明白。”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搖了搖頭。
“若我至此境界該當如何?”
想起幾年前的渭水之盟。
君子當審時度勢,留有用之軀,以待天時。
若是不知道自己有火龍相助,恐怕第一時間想的便是如何保存實力,或者撤走吧?
而且此時尚能撤走,並且新莽大軍的目標是更始政權。
何故如此?
退則保留有用之軀體,守則萬死一生,李世民長歎一口氣,自己雖然也勇武。
當年打破王世充十萬軍也無畏,隻是眼下劉秀的處境當真是糟糕。
東漢末年·成都
劉備看著劉秀毅然決然地決定死守昆陽,長長歎氣。
“昔年光武先祖也可以選擇撤走卻不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