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時期
朱聿鍵看著天幕握緊了拳頭。
“我必定光複大明!”
【其功六利民政策,發展經濟】
【與民休息,朱元璋實行了發展生產,與民休息的政策。】
【外地州縣官進京,朱元璋對他們說“天下初定,老百姓財力困乏,像剛會飛的鳥,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樹,不可動搖它的根,重要的是休養生息”。】
【朱元璋還鼓勵開墾荒地,減免租稅,耕牛,農具和種子,並且一些地方還施行免稅政策,規定一些田地必須種植桑、棉、麻各半畝,有田十畝以上者加倍種植。】
【明初還有軍屯和商屯。軍屯由衛所管理,官府耕牛和農具。】
【商屯是指商人在邊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糧,省去了販運費用,獲利更豐。商屯的實行,解決了軍糧問題,同時也開發了邊疆。】
【朱元璋十分重視興修水利和賑濟災荒。】
【到1395年,全國共開塘堰大約處,疏通河流大約4162道。】
{每次看到後世帝王減免賦稅,鼓勵開墾荒地,我就知道百姓的好日子要來了,漢文帝的作業啊,照抄就行。}
{是啊,每每看到漢文帝的政策我都想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想到的,要知道我們覺得習以為常那是因為發生過很多次。}
{老朱還是十分重視基礎建設的,一句話總結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修橋順通河道。}
【同時朱元璋還編造土地簿冊——“魚鱗圖冊”】
【集合裡甲耆民測量田畝,繪製成圖,寫上田主的名字及田地之麵積與四至,編類為冊,由於圖上所繪的樣子像魚鱗,故號“魚鱗圖冊”。】
【朱元璋在洪武七年,設寶鈔提舉司並於寶鈔提舉司下設抄紙和印鈔二局,寶鈔、行用二庫。】
【起印發紙幣“大明通行寶鈔”。麵額分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貫,計六種。】
【朱元璋實施“食鹽開中”新政,即開中法,將實施千年之久的政府食鹽專賣製度網開一麵,允許民間商人向邊關輸送糧食換取食鹽經銷的許可證“鹽引”,大約30斤糧食可換一份“鹽引”。】
【朝廷讓利於民,“淮鹽價貴,商多趨之”,邊防軍需難題一舉解決。】
【同時朱元璋還重視人口。】
【由於連年戰亂,加上疫病流行、河水連連泛濫,中原人口銳減。】
【中原大地赤野千裡,人跡罕見。】
【朱元璋下決心從山西大規模移民整修河堤、恢複鹽場、發展生產,史稱“洪武大移民”。】
天幕上,從山西有諸多的百姓在護送下開始遷往中原大地。
百姓們雖然穿著簡陋,但是臉上卻帶著笑容。
這次過去啊,有朝廷幫著安置,還給發土地,而且還給你給耕牛給農具和種子。
這是天大的好事啊。
活著,在哪裡不是活著,不就是為了討一口吃的嗎?
{曆史上這種移民不少的,比如說湖廣填川,諸位可曾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