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本想著你看前麵那些帝王晚年昏聵,朕自然不會這樣。
但是一轉眼卻看到了天幕上麵陳述的事情,有些詫異。
張亮乃是淩煙閣功臣,朕不是桀紂,更不是天幕上其他君主,又怎麼會擅殺功臣呢。
何況,天幕上所言那侯君集都明確要造反了,朕都想要放過他,眼下所說張亮不過是言語幾句罷了。
朕怎麼可能沒有容人之心呢?
罷了,此事必有蹊蹺。
後續當注意,不過也算是給張亮提了個醒。
明·洪武年間
朱元璋嘖嘖兩聲,不再言語,其意不言而喻。
“重八,你不可如此。”馬皇後道“當年的朱文正如何?為了大明率領一支孤軍擋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兩個多月”
說到這裡朱元璋麵色一變“說咱殺人,咱不說啥,說咱殺功臣咱也能改,但是朱文正說啥都不行!”
朱元璋說著還激動了起來“當年就應該我把他當自家人尋思以後再封賞,他呢?直接舉著反旗和陳友諒搞到一起去!這個咱是一點都忍不了。”
“這不說你要慢慢改成為一代明君嗎?”馬皇後說話很慢,但是卻很有道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勇氣,為自己而不能為方為明君,你看李世民被魏征直言進諫不也是有錯就改嗎?”
這時候一旁看戲的朱標也是上前一步道“是啊,父皇。”
“而今朝局之上,觀看天幕之後人心惶惶,都恐您大殺四方。”
“厚待朱文正一來他是咱們自家人,這些年也是知道錯了。”
“二來也是給官員和百姓看看,您要做一代明君啊。”
朱元璋思索了一下,對於家人他沒有咬文嚼字的詢問怎麼說他現在不是一代明君?
反而是認真的考慮了起來。
清·晚清時期
慈禧漫步在還未完工的圓明園中,看著天幕突然發笑。
“漢人就是如此,對於皇帝屠殺功臣的事情那是大加記載啊。”
“老佛爺說的是。”
熟悉的話語,熟悉的恭維。
天幕還在繼續。
【除了張亮之外,李世民還曾冤殺過一位大將。】
【李世民曾經以謠言冤殺親信大將李君羨。】
【李君羨為武連郡公,實職是駐守玄武門。】
【玄武門這個地方對於李世民來說有多重要自然就不用多說了。】
【李世民曾誇獎李君羨“君羨如此勇猛,強虜何足憂慮。”】
【可見李世民對於李君羨當時是十分信任和欣賞的。】
長安城中,李世民勃然大怒,憤怒地將手中奏章摔在桌上怒道“這是什麼意思?”
“這天象示警之後,臣多次占卜,得出卦象“女三昌””
台下的官員當即彎著腰弓著背解釋道“此言為當有女武王者。”
李世民勃然大怒,女子為王?焉能有乎?
“且此事朝野上下都知道了,而且市井之中也曾有流傳。”
李世民更加的生氣了,怒氣衝衝地說道“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