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芊芊躺在厚稻草鋪成的在床上聽著,董雙環對周誌遠的嬌聲嬌氣、渾然天成,儼然一副親父女的做派。
想起她在紅木衣櫃中找到的信件,林雪花信上說的很清楚,董雙環是董二成的親生女兒。
但是為什麼董雙環卻表現出,一副不知道實情的樣子。
對周誌遠表現的親親熱熱的呢?
聽起來她還挺孝順,還知道幫她父親乾活。
那為什麼原劇情後期,提到她父親的贍養義務。
她卻可以把這些推給隔輩的孫侄呢!既不出錢也不出力,仿佛她從來沒有過這麼一個父親一樣。
董芊芊想不通,現在的董雙環跟原劇情裡的她太不一樣了,差距太大了。
董芊芊一晚上思慮過重沒睡著。
難熬的夜晚在隔壁的打鼾聲過去了,九姑家是沒有鐘表的,但紅姑還是準時地在四點就起來了。
用苞米麵、波棱菜做了一大鍋麵糊,董芊芊在一旁跟著打下手。
他們三家共用下邊一樓的灶台,但水甕卻是屬於王家的。
紅姑不能用,隻能冒著寒風去外麵水井,用公共水桶打來水煮飯。
董芊芊觀察到,灶台上除了鋁鍋彆無他物。
所有用得到的廚用工具,都是從上麵拿下來,用完之後又放回去。
紅姑做飯很節省柴和麵,充分算好了每個人的定量。
總共三碗半,如果董建北不起來那麼剩下半碗也可以省下來。
紅姑率先喝了一碗,便去掃大街了。
臨走時往閣樓喊了一聲,順便囑咐董芊芊彆亂走。
董芊芊隻好表明點頭答應,心思卻早就飄到了周家。
等到九姑起來之後,她眼神奇怪地看了一眼董芊芊。
就像是防著董芊芊一樣,把閣樓上了鎖,吃完了飯。
立馬擦擦嘴,準備去接替紅姑的清掃工作。
王家與周家迎著朝陽,也在同一時間出門上班。
整棟洋房隻剩下心思活躍的董芊芊,以及一心睡大覺的董建北在床上躺著。
董芊芊看著沉睡不醒的董建北,心裡非常羨慕他這樣好的睡眠質量,在哪都能睡著的天生睡神體質。
她就不行了,棉被雖然很暖和,但是稻草卻非常膈應。
她們不怕有蟲子嗎?也不知道紅姑和九姑這麼多年是怎麼過下來的。
因為二樓三家之間用粗重的大衣櫃做了隔斷,所以無法從二樓過去。
她隻好腳步輕巧的走到一樓,從左邊的樓梯上去用鐵絲撬開周家的門房。
放眼望去,一覽無餘周家的格局基本上與紅姑家是一致的,但東西卻多了不少。
外邊的大衣櫃門朝周家開,裡麵大多歸置著夏天的衣服,和穿壞了的布鞋。
裡麵有縫紉機與收音機,隻是縫紉機的踏板壞了,收音機則沒有了電池。
這兩樣沒用物品當個擺設一樣地放在家中,也不知道周誌遠為什麼不修一下。
二樓有一個極為寬大的窗台,陽光透過雲層灑在上麵,卻依舊無法驅散,這屋子裡特有的潮濕的氣息。
窗台之上,晾著董雙環與周誌遠換下來的外罩。
它們濕答答地垂著,水珠時不時地滴落下來,在寂靜中發出輕微的聲響。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水汽,讓這間臥室顯得更加陰涼。
董芊芊在臥室裡翻找了一通,沒有找到生子符。
在閣樓董雙環的臥室裡,同樣也沒找到,但卻發現了一張他們一家三口的全家福。
大大方方的擺在董雙環的床頭,照片裡的董雙環紮著兩個羊骨辮,看上去兩、三歲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