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時空
劉邦斜倚在龍椅上,手中把玩著酒杯,帶著一絲好奇的口氣問道“那這武則天啥時候出來,這武媚娘都當上太後了!”
呂雉緩緩開口,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沉思“陛下認為,是武媚娘主政後,提拔的武則天?”
劉邦摸著下巴,開口道“應該是吧,武媚娘已然六十歲,應該也活不了多久了,若是現在不提拔武則天,那日後武則天如何專政?”
呂雉雖然覺得有點奇怪,但劉邦的這個邏輯確實也沒錯,畢竟六十歲已經是高壽老人了。
······
唐太宗時空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糾結“武媚娘能力出眾,和治兒一起創造了我大唐的另一個盛世,但若是她扶持外戚,那朕應該如何啊!”
房玄齡等人也是一臉糾結,他們低聲討論著。
就在這時,禮部尚書虞世南匆匆走進大殿,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陛下,臣查遍禮部冊封的典籍,終於查到,太上皇的元老功臣中,武姓國公,又是河東出身的,隻有武士彠。”
李世民這時反應過來,他的眼睛一亮,喃喃道“是了,武士彠,朕記得武德八年有人告發鎮守揚州的趙郡王李孝恭謀反,太上皇把李孝恭召還至長安審訊,又令武士彠馳赴揚州,任檢校揚州都督府長史。”
隨即,李世民下旨,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決斷“命武士彠攜帶親眷返回長安。”
······
【李顯登基之後,大唐新的年號就變成了“嗣聖”!
李顯這家夥,那叫一個庸碌無能,耳根子軟得跟棉花似的,彆人隨便忽悠幾句,他就信以為真。
他登基的時候都三十歲的人啦,可在登基之前,雖說當了幾年太子,可明顯沒時間也沒膽子培養自己的心腹。
為啥呀?
因為李弘死後,被立為太子的不是他,而是武媚娘的二兒子李賢。
可李賢在當太子的時候有了奪權的心思,想把武媚娘趕回後宮。
再加上宮裡有謠言說李賢不是武媚娘親生的,是武媚娘的姐姐韓國夫人跟李治生的,這可把李賢搞得更憂心忡忡了,母子關係緊張得能擰出水來。
公元680年,武媚娘派人告發太子有陰謀,在東宮馬房裡居然搜出好幾百具鎧甲,這就成了謀反的證據,李賢是有嘴也說不清,最後被廢為庶人,關在長安不讓出來。
至於這謀反到底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準,也許是武媚娘不想要這個不老實的兒子當太子,也許是李賢真打算起兵,逼武媚娘回後宮享清福。
畢竟唐朝登基的傳統就是“兵變”嘛!
等到李顯的兩個皇兄李弘和李賢一個死一個廢,李顯這才被立為皇太子。在這種情況下,李顯哪敢有啥大動作喲。
於是李顯當了皇帝後,把武媚娘尊為皇太後。裴炎按照遺詔輔佐朝政,政事都由武媚娘說了算。
但李顯可是李治和武媚娘的兒子,能沒點權力欲望?這一家子可都是滿肚子心眼。
武媚娘明明白白看出了李顯的心思,可她不勸,就靜靜地等著李顯出岔子。
嘿,機會還真就來了,李顯的小辮子一下就露出來了。
公元684年二月,李顯打算重用自己皇後韋後的親戚,想拉起自己的一幫人。李顯把韋後的老爸韋玄貞從普州參軍提拔成豫州刺史,還想讓他當侍中(宰相的職位),裴炎立馬搖頭說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