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時空
劉邦盯著畫麵上趙匡胤設置的宋朝官製,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趙匡胤真是聰明人,這官製上不但文武製衡,而且大小相製,都是皇帝最好的保障!”
蕭何在一旁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之前就聽得青鳥姑娘說過,這宋朝開始,科舉之道乃是國家選才之大道,今天看了這宋朝的官製,才知道宋朝如何能容納那麼多官員。”
曹參皺眉道“趙匡胤構思的很好,可為何宋朝在後人眼中如此不屑?”
張良緩緩笑道“青鳥姑娘已經講了,那趙匡胤之後,宋太宗卻是沒有理解趙匡胤文武製衡的意思,反而重文輕武,導致文官一家獨大,由此武事衰弱!”
劉邦也是疑惑道“文臣和武將有如此大的區彆?乃公看曹參打仗一流,做了齊國國相後,也是能力非凡啊!”
蕭何也是不理解地猜測道“可能後世的文人與武將,有了很大的區彆,沒有我大漢出將入相的傳統吧。”
……
唐太宗時空
李世民對著趙匡胤的設計不禁拍手叫好,興奮地說道“如此一來,國家就無需擔憂藩鎮之亂了!”
房玄齡則開口言道“陛下,倘若我大唐如此施行,恐怕不出三年,國家就得破產啦!”
李世民滿心疑惑道“為何會這樣?難道這趙匡胤的官製不好?”
房玄齡解釋道“這趙匡胤所設計的官製固然不錯,然而所需的官員眾多,官員一多,國家發放的俸祿自然就要更多。”
杜如晦也接著說道“而且,我大唐的軍隊乃是府兵製,軍隊的士卒有授田的保障,所以才戰無不勝。要是依照趙匡胤的製度來,恐怕日後軍中將士會心生怨懟。”
……
宋太祖時空
趙匡胤盯著直播中的“陣圖”,臉色漸漸沉了下來,生氣地說道“不知道這宋太宗是何人,居然有如此離譜的想法?行軍打仗,當隨機應變,怎麼能用一張圖概括所有!”
趙匡義似乎察覺到了機會,連忙開口附和道“是啊,皇兄,侄兒們還是要多曆練。”
趙匡胤聽後,不禁歎氣道“若是子孫無能,這皇位傳給他們也保不住。”
趙匡義心頭一喜,但表麵上卻裝出一副嚴肅的樣子,安慰道“皇兄春秋鼎盛,不必憂心!”
……
【趙匡胤在開國之後的兩年當中,不停地加強中央集權,對軍製進行改革,大力推動生產發展,全心全力地鞏固統治。
改革結束以後,趙匡胤眼睜睜看著天下到處都是割據的勢力,就跟宰相趙普講“我睡不踏實喲,因為這床以外的地方都是人家的地盤。”
趙匡胤和趙普討論一番之後,定下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決策,下定決心要通過打仗來創造統一的局麵。
首先呢,趙匡胤把目光瞄向了荊湖那塊地方。
荊南、湖南處在長江中遊的要害之處,南北挨著,東邊靠著南唐,西邊連著後蜀,南邊挨著南漢。
要是把荊、湖占了,就能把江南那些國家給割裂開來,給逐個擊破創造條件。
就因為這樣,趙匡胤決定找個機會出兵荊、湖。
公元962年,趙匡胤建隆三年九月,趙匡胤一方麵安排兵力守衛西邊、北邊的邊境,防止遼(契丹)、北漢往南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