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新城之戰,那可真是把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展現得淋漓儘致。
戰場上,司馬懿指揮若定,排兵布陣那叫一個漂亮,把敵軍打得是落花流水。
可即便如此,當時曹魏的軍權,那還是牢牢掌握在曹真和曹休手裡。
要是就這麼一直穩穩當當發展下去,司馬懿就算有篡權的心思,那也是沒機會啊。
但這事兒啊,就怕有變故。你瞧,輔政的四大臣裡頭,身為宗室的曹休和曹真,竟然接連出了事。
這一出事可不得了,軍權就像長了腿似的,慢慢就落到了司馬懿手中。
咱先來說說大司馬曹休。這曹休出事的時候,爵位是啥呢?嘿,是長平侯,跟衛青的封號一模一樣。
你琢磨琢磨,曹操祖孫三代,對曹休那是寄予了多大的期望啊,就盼著他能像衛青一樣,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一代名將。
可衛青那是什麼人物啊?
那可是軍事奇才,一生征戰,未嘗一敗。這樣的人,那是幾百年都難出一個的。
曹休呢,雖說也有些本事,當時就像之前青鳥說的,在都督揚州,負責壓製孫權。
就在這時候,曹休收到了孫權手底下鄱陽太守周魴的一封信。
你可彆小瞧這封信,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曹休命運的悲劇之門,拉開了曹休之死的序幕。
時間回到公元228年,東吳的鄱陽太守周魴,按照他那“大魏吳王”孫權的主意,裝模作樣地說自己得罪了吳王,混不下去了,要棄吳投魏。】
······
{沒錯,大魏吳王!
在公元221年呐,孫權那是上表稱臣,主動依附曹魏。
這消息一傳到曹丕耳朵裡,曹丕那叫一個心花怒放啊!
那場麵,就好像天上掉餡餅,還正好砸他腦袋上了。
您再瞧瞧他,根本不管朝中大臣們是怎麼反對的,大手一揮,就冊封孫權為吳王。
咱就納悶了,曹丕為啥這麼高興呢?
他難道看不出孫權這是為了緩住曹魏,好給自己爭取時間嘛?
嘿,您可彆小瞧了曹丕,他心裡跟明鏡似的,啥都明白。
但他就是開心,那股子高興勁兒都快溢出來了。
為啥呢?這裡麵可有個緣由。
曹操當年可是說過這麼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
您想想,就好比你小時候,爸媽天天在你耳邊念叨“你看看人家那誰誰誰,多優秀啊!”
等你長大了,這個被爸媽念叨的“彆人家的孩子”跑過來說要做你的小弟,你心裡啥滋味?
肯定樂開了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