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蜀之後,司馬昭就像站在了命運的新路口,一個更大的機會正等著他。
公元264年5月2日,這可是個不能被曆史遺忘的日子。
魏元帝曹奐,就像是被命運的大手推著,再度下詔,拜司馬昭為相國,封他做晉王,還加賜了九錫。
這九錫可不得了,在古代,那是至高無上的禮遇,就像是給你頒發了一張通往權力巔峰的卡。
可誰能想到,僅僅過了一年多,公元265年9月6日,司馬昭就病故了,年僅五十五歲。
這就好像一部正演到高潮的大戲,主角突然謝幕,讓人猝不及防。
10月18日,他被追諡為文王。
這時候,故事就更有意思了。
咱們想想,上一個心心念念想做文王的是誰?
是曹操啊!當年夏侯惇勸曹操稱帝,曹操怎麼說的?
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如果老天爺注定讓我曹家得天下,那我就做周文王,讓我兒子當周武王去平定天下,完成最後的大業。
再看司馬昭,他和曹操簡直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他也是這個心思,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我不稱帝,這稱帝的事兒,讓我兒子來乾。
果不其然,公元266年2月8日,他兒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了西晉。
司馬炎也沒忘了老爹,追諡司馬昭為文皇帝,廟號太祖。
不過,後人可都不傻。
司馬氏在魏室還沒徹底衰敗的時候,就像個狡猾的小偷,趁機竊取權力。又是廢黜一帝,又是弑殺一帝,最後才奪取皇位。
和曹操比起來,曹操那可是實打實的亂世梟雄,在亂世中崛起,一步步打下基業。
司馬氏呢,用這種手段上位,他們的功績和罪過,那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呐!
就好比一個是光明磊落的大俠,一個是偷偷摸摸的小賊,兩者的行徑和評價,自然是天差地彆。
但魏晉禪讓這事兒,那可太出乎人們的意料了,平靜得不像話!
可能是因為,曹魏那些個英明的君主、忠誠的臣子,早就被司馬氏給收拾得乾乾淨淨,連根毛都不剩啦!
魏晉禪讓啊,可是自漢魏之後,又一次因為朝中大臣權勢熏天、大權獨攬而引發的禪讓。
這就好比一場大戲,主角就是司馬氏,而其他人,都在這場權力更迭的舞台上,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司馬炎能順利完成這場禪讓,那可不是光靠運氣。
他背後站著一大幫堅定的支持者,這些人呐,就像他的左膀右臂。
有王祥、鄭衝、何曾、石苞、裴秀、羊祜、荀顗這些元勳,他們都是司馬氏一手提拔起來的,對司馬炎那可是忠心耿耿,就像一群忠誠的衛士,時刻守護著司馬氏的權力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