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寄存處)
1958年10月18日,四九城南鑼鼓巷九十五號院。
“哥,嬸子,你們慢點走!”
說話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國字臉,五官端正,濃眉大眼,身材精壯,身高在一米八上下。
不能說多帥氣,但無論誰看到都得誇一句是個很精神的小夥子。
就是這發型有點讓人疑惑,這年頭可沒有幾個人留寸頭,一般隻有街麵上的混混、頑主亦或者是剛釋放的人員才會留這樣的發型。
看官們不要誤會,這位說話的年輕人真不是釋放的犯人,留寸頭也是被逼無奈。
誰腦袋上被磚頭砸了好幾下,縫了幾十針也得這樣,如今已經好了很多,最起碼已然拆線了。
但也和一塊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的爛抹布一般。
最悲催的是打他的那位正是這年輕人的親爹,李果偉。
這年輕人自然也姓李,叫李四麟,他被親爹不光是打破了腦袋,還斷了三根肋骨。
當然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彆人。
此事說來話長,容筆者為看官細細說來。
這李四麟生於1940年,家中行四,祖籍燕趙之地。
其父李果偉是京城鋼鐵廠的七級焊工,也是景山區民兵隊的隊長。
家中四個孩子,老大李大龍,景山某派出所的所長,曾經在高麗戰場上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三次,因在某場戰役中凍掉了三根腳趾,一根手指,無奈退出軍伍。
老二李二虎,京城鋼鐵廠的三級焊工。
三姐李小鳳,京城鋼鐵廠的會計,三姐夫張國威,景山某數字廠保衛科科長,與李大龍是戰友。
大嫂是景山某供銷社的售貨員,二嫂是景山紡織廠的女工。
家中隻有老娘和老奶沒有工作,而三姐幾年前就已經結婚,和三姐夫住在數字廠分配的筒子樓裡。
其餘的一家人都住在景山區的一個獨院裡,三南三東三西兩北,一共十一間房。
在這個年代,不僅是舒服二字可以形容了,可以說除了大院裡或者文藝工作者外,最得勁的一批人。
更是根正苗紅,家中成分最高的不過是中農而已。
本來李四麟高中畢業,雖然不如中專畢業那麼吃香,但也絕對算得上知識分子。
以家中的人脈,外加上高中文憑,進入景山鋼鐵廠成為乾部是輕而易舉。
可惜,這一切已經是煙消雲散,徹底消失不見了。
可這一切不怨其他人,隻能怨李四麟自己。
本來就是家中最小的兒子,最小的孫子,老娘和老奶是十分慣著的,俗話說慣子如殺子,如今想想此話一點都沒錯。
一方麵是家中長輩的縱容,再加上李四麟這個人本來就品行不端。
倒是不至於欺男霸女,但戳貓逗狗,遊街走巷,好勇鬥狠,街麵上也是一號人物。
如果是八十年代,恐怕早就送去打靶。
放在景山區,尤其是在京城鋼鐵廠年輕一輩中,也是絕對的一號人物。
這也就罷了,京城鋼鐵廠的工二代們絕大多數文化水平不算高,都等著初中畢業就進廠了。
家長也因為工作十分忙碌,管教並不得法,導致很多男孩子,打架鬥毆,這並不為奇。
可這廝還有個特彆的愛好,好聽點說就是曹賊之好,說難聽點的就是喜歡小寡婦。
十三歲就偷摸與京城鋼鐵廠的一名三十餘歲的廚娘發生了關係,自此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