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華並沒有和亞曆山大說話,因為在對外的宣傳中,亞曆山大隻是一個技術人員,而帶隊的是這個伊凡。
“伊凡,好久不見!”
韓華和坐在中間的大白熊打著招呼,對方也熱情的站起來和韓華抱在一起。
“這是我的好兄弟,李四麟!”
之後對李四麟說道,
“這是我在蘇國認識的好朋友,伊凡!”
這伊凡會說華國話,看起來略帶一些驕傲,和李四麟握過手之後就和韓華聊了起來。
兩個人用的是蘇語,李四麟還真聽得懂,說也能勉強說上,隻是不利索而已。
果不其然,當菜端上來的時候,幾個蘇國人臉上的表情並不是特彆愉快。
蘇國菜對於華國人而言,就是吃個新鮮,到外麵也好吹個牛逼,可是對於他們本國人而言,並沒有任何的驚喜。
反而是略微有所改變的蘇菜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改良的並不徹底,反而成了四不像。
好在是李四麟提前做了準備,順口說了一句,
“隔壁是我兄弟,他們吃的是魯菜,也是華國最出名的菜係之一,要不要嘗嘗!”
這群人來華國肯定是有政治目的的,因為兩國關係交惡,他們來也是觀察,更是一種鍛煉。
但畢竟都是年輕人,自然也有其他的心思,華國偏保守,女人是不要想了,那就隻有美味佳肴。
一聽李四麟這麼一說,大家都同意了,唯一有些不滿的就是李四麟最在意的這個人。
他叫亞曆克塞,但亞曆山大使了一個眼色後,也就無奈的同意了。
進屋之後托夫斯基果然是在屋子裡簡單的檢查了一遍,真的是夠自信的。
這群魯菜師傅們真的很給力,用儘了最大的努力,做出一桌子美味。
泰豐樓就是泰豐樓,比起傻柱的廚藝更要好上一點,最主要的是菜肴製作的格外精美。
不敢說是藝術品,但也幾近於道。
這一下就鎮住了幾個大白熊,蘇國人就是粗鄙,彆看李四麟也是個粗人,但還真不至於一驚一乍的。
蘇國靠近東北和內蒙,這兩個地方的菜也很好吃,尤其是東北菜,裡麵多是山珍海味。
用後世的話說,吃一桌真正地道的東北菜,多了不敢說判個無期是沒跑了。
但東北菜最大的特點就是闕黑膠黏齁鹹,味道沒得挑,但精美程度真的差點意思。
這群大白熊一上桌的時候甚至都不敢下手,生怕破壞了這種精美。
當然還有另一種原因,那就是怕下毒,當然其實也沒啥關係,李四麟進入老莫的時候就聽說了。
後廚有幾個蘇國人在監督,也就是擔心食物裡做手腳。
李四麟二話不說,每個菜都叨了一口,這群大白熊更是忍不住有些責怪李四麟破壞了藝術。
狗屁的藝術,李四麟認為最關鍵的還是吃飽飯,吃飽飯之後再談藝術吧。
除了九轉大腸和鯉魚外,大腸的位置蘇國人接受不了,魚不會挑刺,而其餘的菜在轉瞬間就被吃光了。
魯菜的量可也不小啊,一桌子也就十幾個人,十八個菜隻剩這兩個。
李四麟心中還真有點鄙夷,當然不能表現出來。
沒辦法隻有叫幾個大師傅再來一桌子吧,好在這些大師傅都是明事理的人,一直在外麵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