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風州。
官道大路,有一百鐵騎不緊不慢,護送一輛馬車前行。
一百鐵騎皆是身披輕甲,腰懸軍刀。
六匹出自涼州的甲等駿馬,一齊在前,氣勢驚人。
能夠乘車輦而行的,大都是豪門世家權貴一類。
可世家亦分三六九等,而單看車輦馬匹,便能大致猜測出車輦中那人的身份高低。
這六匹氣度非凡的高大駿馬,一看便知道是出自涼州的甲等千裡馬,每一匹都價值百金,喂養更是金貴無比。
而車廂通體由楠木製成,兩側雕刻有三百六十種不同花卉,精美絕倫,車廂最上方鑲嵌有一顆巨大碧綠寶珠,價值不菲。
僅僅是看這派頭,便知道車輦中那人的身份尊貴。
更不提有一百鐵騎前後護送。
一路上凡是車輦所過,其餘人皆是停步讓路,哪怕是一些尋常貴族的馬車,也都隻能老老實實讓到一側,不敢爭道。
華貴車廂中,座椅上鋪有上好綢緞,車廂四周帷幔懸掛有香囊,寬闊舒適。
一對年輕男女,坐在車廂之中。
楊奕身披雪白狐裘,盤膝而坐,閉目養神。
楊溶月雙手交疊,放於小腹,儀態端莊。
車身晃動幅度極小,雖是寒冬,可車廂之中卻暖如春日。
究其原因,是車廂底部,被欽天監的練氣士,刻下玄妙符文。
車廂冬暖夏涼,甚是宜人。
太和楊氏,皇帝楊鎮膝下,攏共有三位皇子,一位公主。
大皇子楊赫不學無術,治國、練武皆是資質平庸,毫無建樹。
公主楊溶月亦是武學天賦平平,並未修行。
二皇子楊奕是公認的文韜武略,城府深沉,而且武學天賦亦是極高,如今已經是氣和境巔峰修為。
至於那位常年身在幽州邊境,多年不曾返京的三皇子楊銳,則是消息極少,在朝廷中有意淡化楊銳存在。
唯獨隻有極少數之人,知曉當今楊銳的境界,半步金身境。
除去常年身在幽州的邊軍,知曉楊銳修為的,天京城中,不會超過一手之數。
而除去這四位殿下,其實在早些年前,太和王朝還有一位公主。
單論武學天賦,那位小公主才是真正的武學奇才。
其武學天賦之高,甚至足夠躋身同輩江湖一流天才之列。
那位小公主出生時便含有一口先天混元氣,出生便是壯骨境,在十歲時便摸到了氣和境的門檻,十四歲便踏入氣和境巔峰。
這位小公主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武學奇才,單論天賦不輸江湖宗門中任何一位少年天才。
隻是在這位小公主十四歲時,便突然離世,不知緣由。
這件事一直都是太和王朝中的隱秘之一。
車廂之中,楊溶月望向楊奕,輕聲道“二哥。”
楊奕緩緩睜開眼眸,精光一閃而逝,神色溫柔道“怎麼了?”
楊溶月望向車廂外的一百鐵騎,輕聲道“皇子不得擅自調兵,二哥你前不久去幽州調取了一百鐵騎,如今又再來龍虎山,朝廷中未免”
不等楊溶月說完,楊奕便打斷道“無妨,他們願意說就說去。”
楊溶月輕輕搖頭,說道“難免落下話柄。”
楊奕卻是冷笑一聲,平靜道“誰要是有膽子在我麵前說,大可以試試。”
這位以陰鬱著稱的二皇子,也唯獨隻有在楊溶月麵前,才能有罕見柔和。
楊奕雙手輕輕握拳於膝,輕聲道“唯獨我親自前來接你回京,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