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天下,新皇登基。
如此大事,迅速便席卷天下。
天下震動。
太和王朝,天京城。
金鑾殿。
今日文武百官上朝,皆是臉色凝重,默不作聲。
氣氛壓抑,微妙至極。
楊鎮仍舊是身著龍袍,高坐在龍椅之上。
底下最前一排,仍舊是以杜欒鳳、陳開為首。
杜欒鳳雙手攏袖,垂下眼眸,默不作聲。
陳開仍舊是身披輕甲,單手按刀,神色淡然。
往後便是正一品太保董毅昌,正一品太傅王墓,正一品大將軍崔諤。
再往後才是兵部尚書秦訥,而後是戶部尚書王正和,禮部尚書李子達。
除去這批“老人”,還有幾位瞧著有些陌生的新鮮麵容。
無一例外,大都年紀不大。
對於這幾位“新人”的出現,幾位廟堂老人則是心中各有猜忌。
今日上朝,原本一些個準備彈劾他人、稟報民情的大臣,在得到那件天下震動的消息之後,皆是默默收起了寫好的奏折。
因為此次上朝,注定隻會圍繞一事。
那便是南邊天下的那位年輕皇帝。
天京城中的這些世家大族,以及一些心思敏銳的大臣,哪怕沒有任何聖旨明示,可仍舊是察覺到了前不久天京城的動靜。
欽天監、典獄司,兩大機構幾乎是傾巢而出。
四位監正離開拜月台,去往乾和殿。
典獄司除去那幾位修為極高的司獄不曾出手,其餘典獄司成員幾乎是儘數出手。
甚至就連鎮守天京城的禦林軍,都有了躁動。
以及天京城外城之外的那兩道青色龍卷,堪稱驚人。
哪怕當時不曾察覺到是何種情況,可在這之後,這些位高權重的世家大族,也都後知後覺。
南邊天下的那位太子殿下,居然敢大搖大擺地在天京城走了一圈。
如此氣魄,讓這群久居高位的老人,都為之震驚不已。
隻是任誰也沒想到,僅僅一月之後,這位頗有氣魄的太子殿下,居然突兀的披上龍袍。
開元王朝的老皇帝陳侖,就這麼退位,將那張龍椅,讓給了這位年輕人。
要知道皇位更迭,本就是天下頭一等大事。
姑且不提亂七八糟的繁瑣過程,更有上下民心臣心的走向問題,可誰也沒想到,開元王朝就這麼快刀斬亂麻,幾乎是以一種瞠目結舌的速度,讓那位年輕人坐上了皇位。
杜欒鳳此時眼神渾濁,看不清其中想法。
如今的太和王朝,身在金鑾殿之人,上至高坐龍椅的楊鎮,下至文武百官,未免顯得有些暮氣沉沉。
除去尚不足五十歲的鎮國大將軍陳開,其餘久居高位的重臣,皆是年紀不小。
要知道開元王朝的老皇帝陳侖,與楊鎮年紀相差無幾,甚至陳侖還要年紀更小。
可如今陳侖居然率先讓位,那早就有更迭皇位架勢的太和王朝,一時之間變得氣氛微妙。
四大世家皆是各懷心思。
一些個原本還打算再觀望觀望,猶豫不決的世家大族,此時也不得不迅速押注。
畢竟南邊天下都有了一位年輕皇帝,北邊天下想必會加快速度。
如今陳凡剛剛坐上皇位,執掌開元王朝尚未嫻熟,事事不穩。
這段時間裡,南邊天下不可能再出兵動土,通天河附近也是平穩不已,再無征戰痕跡。
隻是南邊天下老皇帝陳侖尚在,又無其餘皇子爭位,陳凡坐穩龍椅的速度會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