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蓮跟田巧珍難得統一戰線,都要把自家孩子送去上學,憑什麼老大家三個孩子都去了?
毛大的工作也就說的好聽,每個月給那8塊錢養三個孩子跟他媳婦,劉愛紅又隻乾五六個工分,四口人在家吃吃喝喝,光糧食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錢,那些糧食不都是老二和老三家掙的?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他家那三個孩子正好是10多歲的年紀,每個月打底不得要十幾二十斤糧食。
現在一斤大米要1毛7,這8塊錢算下來都不夠養他三個孩子的糧食錢,大家都說二房跟三房沾了老大家的光,沾個屁!
那錢他們是一毛錢也沒見過,糧食都是自己去地裡掙的。
每年幾十塊的分紅老太太也全都攥到自己手裡,就給他們十塊錢。
除了老大每個月割兩斤肉回來讓家裡打打牙祭,彆的好處是一點沒見著。
不過秀芳也是個能人,她明確告訴老三媳婦兒絕對不會讓那兩個丫頭去上學,要是她鬨以後三麥還不一定能去,讓她考慮清楚。
老太太那個承諾就跟吊在驢前邊的胡蘿卜一樣,秀蓮想著既然前麵兩個不行,那就保證最後一個孩子。
“不要公中出錢,我們家自己出學費。”
稻香就是他爹出的學費。
楊秀蓮“啪”的一巴掌打在二麥的肩膀上,也不知道二丫頭今天怎麼了,沒完沒了的。
“行行行,你要是有能耐讓你爹把學費掙到,那就送你們姐妹倆去上學。”
她敷衍了一會兒就把林二麥拍下去,“趕緊去洗澡,身上的臭味把蚊子全引來了。”
二麥若有所思,隻要她們家自己出錢,老太太應該也管不著,那她要怎麼去掙學費?
村裡孩子可以給生產隊打豬草、放牛,還有掃豬圈來掙工分,不過這個工分都會在年底歸到家裡,不會單獨給孩子們。
大麥今年已經13了,秀芳老太不是沒想過讓她一起下地掙工分,幫生產隊乾活能掙多少?
但隻要她一提這個事情,楊秀蓮就跟死了媽一樣在家裡又鬨又跳。
“憑什麼我家大麥就要去?家裡還有這麼多孩子呢!”
秀芳真的想把這個三兒媳給拍死。“家裡沒上學的就她年紀最大。”
“是我們家大麥不想去?不行,既然其他孩子不去,那我們家孩子也不能去。”
她跟毛三已經是老黃牛了,憑什麼還要讓孩子去掙工分給大房占便宜?誰家都是三個孩子,都是兩個大人下地,她一定不能吃這個虧。
再說二麥就比大麥小兩歲,隻要大麥去了二麥還能躲開?
不管秀芳怎麼罵楊秀蓮就是不肯讓這個步,後來也就沒了辦法。
秀芳一計不成又來一計,大麥再過個幾年就要出嫁了,在家裡養好點也不是不行,不過不能讓她太清閒。
村裡的小媳婦兒大姑娘會在田裡種蒲草,然後收割曬乾後染色編織草席,蒲織廠的人幾個月就會過來收草席,每張能賣七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