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公社,其實是因為他們村所屬公社的辦公地在著,這塊地沒建國前就熱鬨的不行,現在大家也默契地把集市選在這,一旦有大集附近幾個公社也會有人過來。
“你們先去趕集吧,我們還有事,等會車就停在郵局門口,去那等我們。”
大家都要待到下午再回去,秀蓮跳下車,幾個孩子也趕緊跟他們道謝,良生嫂擺了擺手,很快牛車又慢悠悠的趕了起來。
直到看不見他們的人影,車上另一個兒媳婦還偷瞄著他們。
她是良生嫂的二兒媳,嫁過來才幾個月,平時跟村裡人交談不多,之前因為毛三的事情還對他們家有些意見,覺得怎麼有臉皮這麼厚的人。
不過後來才明白他的用意,再說他們家也把東西補回來了。
她格外羨慕大麥二麥,曾經也哭著要去上學,可惜家裡人沒搭理她,上學是好事怎麼可能輪得到她?
“人都走了還看。”
良生嫂從兜裡掏出一個石榴遞給她,“以後咱們家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去念小學。”
她也有些感歎,她們才上了多久學,六月的時候,她家大麥看人總低著頭,怯生生的,說話也輕,現在雖然膽子也沒多大,但能跟人直視,說話也有條有理。
二麥倒是穩重了不少,共同點就是兩個孩子更招人喜歡了,果然還得讀書。
不過她就是閒聊幾句,她家孫子現在才剛揣在兒媳婦肚子裡,還得有好些年才能上學,遠著呢。
他們今天到公社來不隻是來買些補品,還有些小道消息,跟工作有關。
那頭一家五口拉著手擠到集市裡,到處都是人,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在裡麵聲音不大點,站在對麵的人都聽不清。
各種曬乾的魚乾蝦乾,甚至還有海帶紫菜,紅薯南瓜這些更是數不清,都是自留地裡種的菜,為了換點錢都背到集市裡來。
三麥一進來就想拉著他們去找糖車,一個老頭推著一輛手推車,車上放著一個小罐子,罐裡是熬化的糖,拿根棍子伸進去一蘸一卷,這就是孩子們每次趕集都要買的膠皮糖。
一個隻要一分錢,三麥大手一揮遞過去三張紙幣,“給我們來三個。”
老頭把錢收過去,把糖罐挪到火下轉了轉,三麥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隻能買三個,那爸媽就沒有。
秀蓮跟毛三不愛這些,毛三雖然人還站在這,但脖子已經伸出二裡地,幾乎要湊到旁邊的攤子,看人家拿手刨出來的凳子椅子。
為什麼人家做的就這麼整齊,他的桌麵刨出來都坑坑窪窪的。
“你們吃就行!”
秀蓮雙手抱胸,微皺著眉頭看著老頭,她家裡要是有糖都想在集市上也擺個攤子算了,這麼一小點居然要一分錢。
那老頭在她炯炯的目光下,手差點都抖了抖,給他們仨卷的糖比常人要大上許多。
買好糖後毛三立馬就走到木工攤子前。
“我們這凳子可是好貨。”
大家趕集都是買些吃的喝的,像凳子這些自家也能拿木頭做一個,歪就歪點,反正是坐在屁股下又看不見,攤子生意非常冷清,看見毛三過來攤子的人一下子站起來。
可惜他翻來覆去看了許多遍就是不掏錢,反倒問他們是怎麼做的,那人一下子明白他不是過來買東西的,是想過來偷師的,翻了個白眼默默坐回去。
“翻什麼白眼呢?不想做生意就拉回去,我還嫌你這破東西擋路呢!”
“我翻什麼白眼,既然買不起就彆亂摸。”
後麵還嘟嘟囔囔罵了幾句,秀蓮可不慣著他。
“買不買得起得看貨色,就你這貨色扔在地裡都沒人撿!”
此貨色非彼貨色,既罵了他的貨又罵了他的人,那人站起來握緊拳頭,狠狠瞪著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