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電子工廠招工夠多,不然這積分怎麼夠用啊。”
蔣震廷坐在車裡暗自吐槽。
《虎膽龍威》的票房史詩級大爆後,電影圈但凡叫得上名號的人都找了上來。
就連靚坤這種拍鹹濕片的都想要來摻一腳,他如果不是洪興的人,現在是連進蔣震廷辦公室的資格都沒有。
隻可惜蔣震廷還是婉拒了他,劇本都是白花花的積分啊,怎麼能輕易給出去。
不過邵一夫的邀請,他還是推脫不過。
雖說紅星和邵氏已經達成協議,紅星主持的電影都要和邵氏合作,當然邵氏主要是出錢。
條件就是邵氏在香江的院線全力配合紅星,所有排片都是紅星優先。
可是《虎膽龍威》在海外取得的票房,也讓香江的電影人們看到自己的局限性。
這個所謂的東方好萊塢,確實是稱霸了亞洲,可是在歐美麵前,還是不堪一擊。
《虎膽龍威》在香江拿到了7000萬港幣的票房,創下了史無前例的票房記錄。
相比起一年前,紅星的第一部電影麵世前,香江的電影票房記錄足足提升了一倍!
這一部電影幾乎把同期內全香江願意進電影院的人都給拉進了電影院。
可是這也才隻抵得了1000萬美元而已,1000萬啊!
這在真正的好萊塢麵前,也就是堪堪進入年度前100名的水平而已。
甚至連倭國、高麗、琉球的票房都比不上。
製作水平說一句東方好萊塢,實至名歸。
可惜,這一座小小的香江島的本土市場還是太小了。
相比起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成功的紅星,邵氏在香江的院線對於就已經不再是那麼重要的資產了。
雖然相信蔣震廷的人品,但是邵一夫還是擔心他和蔣震廷的協議有變。
年輕人嘛,一下子就坐上了香江電影的王座上,目中無人的飄了才是人之常情。
“六叔,你該不會也要找我定製個電影吧?”
蔣震廷剛一進邵一夫的辦公室就端起桌上早已給他準備好的茶,一口乾掉。
除了紅星以外的人,紅星內部的人也是看著於容光和高立紅很是眼紅。
名不見經傳的兩個人,一下子就躋身超一線,現在誰見了這二人不喊一聲哥、姐的。
藝人們抹不開麵子,藝人部的經紀人可都是厚麵皮,新計劃的幾部電影沒有拿到主角的都紛紛找上了蔣震廷。
為了新電影,蔣震廷這幾天嗓子都說冒煙了,但是他積分和資金就那麼多,哪裡會輕易啟動那麼多項目。
而且以現在香江的製作水平,也就紅星自己有一個能做大製作的團隊,嘉和頂多算有半個。
現在就算要同時開工,也沒那麼多熟手。
用香江老一套的製作方式去製作好萊塢式的國際大片,多半是不如人意的。
一個行業的積累也是人才的積累,這是需要時間的。
不是《虎膽龍威》成功了,讓劇組裡的人給其他人講講課,傳授一下經驗就能複製的。
沒有親自上手實操,沒有進組看過,很難切實體會大製作的精細程度和一些彆出心裁的技巧。
“看來最近找你拍電影的人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