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的是一個童子,秦雯雯問道“你家大人呢?我們幾人錯過了宿頭,想詢問一下你家大人,能否準許我們在此借住一宿”。童子道“我們家沒有大人,隻有我一人居住在此,幾位如不嫌棄,請進來吧”。進到草屋中,裡麵擺設異常簡陋,屋子中間有一個火堆,火堆上架著一個陶罐,地上鋪著一張草席,草屋的牆上掛著簡陋的一張弓和幾支用木頭削製的箭。坐下後,何瑤怡問道“你家大人去哪兒了,你幾歲了”。童子道“母親生我難產而死,四歲時父親到林中狩獵,遇到妖獸,被妖獸所殺,我今年九歲了”。何瑤怡道“你沒有去投奔親戚”。童子道“我有手有腳,能夠自己養活自己,何必要給彆人增添麻煩”。易子卿看這個童子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堅定有力,碧眼方瞳。於是問道“你是如何為生的”。童子道“在林子周邊獵得一些小動物,然後到百裡外的市集上換些糧食”。易子卿看到童子並沒有修為,於是問道“孩子,到我身邊來”。童子走了過來,易子卿摸了摸童子的雙手,發現童子竟然是天生的氣脈暢通。這種體質在道教中是修行的天才存在。於是問道“想要學習修行嗎”。童子道“曾經有人為我測試過,我吸收靈氣存不住,因此無法修行”。易子卿道“我可以教你一種不同的修煉方法,正好適合你的這種體質”。童子有些懷疑的看著易子卿,易子卿沒說什麼,握住童子的脈門,將一縷真氣沿著童子的經脈運行了一圈。問道“感受到了什麼”。童子道“好像一股氣息在我身體裡轉動”。易子卿問道“現在還懷疑我嗎”。童子立刻跪下麵對著易子卿三叩九拜道“師傅在上,請受徒兒林生一拜”。易子卿將何瑤怡,秦雯雯,箐箐,燭龍介紹給林生。天色已晚,易子卿讓林生先睡覺,第二日在傳授他功法。林生睡著後何瑤怡問易子卿道“怎麼就有了收徒的想法”。易子卿道“此子的體質特殊非常適合傳習我的功法”。易子卿一夜未睡,將《道德經》五千六百一十二字攥寫下來。第二日。林生醒來後。易子卿將《道德經》取出來說道“為師修煉的是自然之道,這本書你先拿著看,不懂得地方問為師,讀懂後,為師再教你修行之法”。中午,帶著林生離開草屋。易子卿準備將草屋毀掉。林生道“師父,留著吧,還可以為到林中之人遮風避雨”。
在隨後的日子裡,易子卿並沒有教林生道家的修行方法。而是每日讓林生修習《道德經》。林生是這個世界易子卿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道家的傳承人。易子卿對他也是寄予厚望。而且易子卿也要摒棄玄天大陸的修行方法,教給林生真正的道家修行方式。道家講究修行先修心。因此通過讓林生修習《道德經》觀察一下他的心性。也是為今後的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礎。易子卿重活一世,早年過著安逸的生活,但是父母雙亡後,卻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為了生存,大多時候都是在悟道,提高自己實力,放鬆了對自己心境的修行。這也是易子卿的一個缺憾。而林生隨著易子卿與他的相處發現此子一直保持著初心,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光明磊落,坦白純潔。沒有功利的色彩。如同花兒的綻放,樹枝的搖曳,風兒的低鳴。遵循內心的召喚。易子卿也鼓勵他保持這樣的心境。而林生也沒有令易子卿失望。每日修習《道德經》從沒有向易子卿提出修行的事情,還能夠獨立思考。一次,易子卿和眾人攀登一座高山,在山腳下遇見了一位老人也想攀登。林生過去問道“老爺爺,這座山這麼高,您的年齡這麼大了,恐怕爬不上去”。老者道“孩子,我年輕時攀登過許多的高山,可是每到一座沒有攀登上去的,都感覺是比我以前攀登的山更高的山,因此我要爬上去,看與以前所攀爬的山不一樣的風景”。林生恭恭敬敬給老者行了個禮,回到易子卿身邊並沒有繼續往山上走,而是在思考著什麼。易子卿也沒有催促,隻是靜靜的在一旁等著。半日後,林生對易子卿道“師父,我明白了”。易子卿問道“是剛才那位老者的話嗎”。林生道“其實,更高的山在人的心裡。心中無我才能超越自我”。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都震驚了。小小年紀就有著如此感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還和易子卿一起探討。林生對於《道德經》中描述的聖人很是羨慕,於是問易子卿道“師父什麼是聖人,怎樣才能成為聖人”。易子卿說道“其實聖人不是因為他的才能,而是一顆隻有天理而無貪嗔雜念的空明之心,要想成為聖人,要做到心無外物羈絆,就如同宇宙萬物,因為虛空而含納包容,所以能擁有日月星河的環繞,高山因為不棟擇砂石草木,所以成就崇峻偉岸,所以首先要做到海納百川”。隨著林生心境修行的提高,易子卿又將道家打坐之法。胎息術,大、小周天功法及人體的經脈循環教給了林生。後來,林生和易子卿開始探討“道”。並且說出了一段就連易子卿都感到驚訝的話“花草樹木是道,春夏秋冬是道,世間萬物皆為道,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弟子,他們有各自的道,殊途同歸而已”。隨後易子卿問林生“你的道是什麼”。林生道“弟子駑鈍,現在還沒有找到”。易子卿道“隻要你念念不忘存在天理,久而久之心自然會凝聚在念想上,並且不斷地堅持發展下去,就能夠把凡胎修煉成聖胎,隻是心之所向的念想,如何付諸實踐,不同人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師父心中的道,就是世間的公道”。林生眼神堅定的說道“師父我會努力的”。
眾人一路走走停停,加之易子卿時不時的還要教授徒弟,所以走了近一年才來到了眉山。
喜歡心道征途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心道征途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