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金街上出現的多具橫屍,慘不忍睹,震驚了剛剛恢複平靜生活的居民們,大家又開始戰戰兢兢地關門閉戶,不敢輕易外出。
南淩讓人把這些殘缺不全的屍體都收殮起來,準備運往鬾園,讓這些無辜枉死的人有一處靈魂安息之地。
此時的青雲台,儼然是世外仙境,還沒有感受到米鎮的血腥氣。
青雲寺建好後,慧明法師潛心修行,晨鐘暮鼓,梵音嫋嫋,每一寸空氣仿佛都彌漫著超脫塵世的寧靜。
自打慧明法師來到了米鎮,自打青雲寺裡有了香火氣,米鎮的人仿佛有了一個喜歡的去處,青雲台上經常有人前往寺裡燒香禮佛,山路上比以往熱鬨了些。
夜九在山洞裡,每日清晨和傍晚,聽到後山傳來的鐘聲,心裡總會產生一種彆樣的感覺,慧明法師和青雲寺,讓夜九內心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充實感。
此時,他站在青雲台上,從這裡,剛好能看到紅色岩壁蜿蜒而行,它的一端連著米鎮地下通道在青雲台的出入口,另一端,是莊嚴肅穆的青雲寺。真是壯觀!
再看離岩壁不到百尺的林間,那裡有一片開闊地,四周高樹聳立,他很熟悉那片開闊地,是他和精銳帶人劈出來的,那裡隱藏著他們的火炮。
現在,他覺得這些火炮放在青雲寺之下,委實有些突兀和礙眼,儘管法師並不知情,但佛法和火炮,還是應該有一些距離的。否則,一旦他們進行試射,那震耳欲聾的聲響一定會擾亂慧明法師的清修。
想到這裡,夜九回到山洞,安排火器隊的隊員們,將火炮重新轉移到山前備用的陣地,這樣,青雲寺可以更加寧靜和平和。
而米藍,則成了連接金街和青雲寺的人物。
每隔幾天,她總會去青雲寺,幫慧明法師和南淩掌櫃傳傳口信,處理一些雜務,帶一些蔬菜米麵。她手腳麻利,還會幫著清掃寺中的每一個角落,讓古寺一塵不染。
當然,這些是南淩的安排,也是她很願意去做的事情。她很喜歡和慧明法師聊天。
法師並不是隨時隨地都在誦經,休息時,慧明法師也會向米藍詢問起自己關心的問題,問的最多的,就是米鎮的人和事。
米藍呢,也最喜歡和法師聊起米鎮的故事。從集市上的熱鬨喧囂,到鄰裡間的家長裡短,從孩童們的嬉戲玩耍,到老人的滄桑過往。
從米藍的嘴裡,法師知道了米鎮第一家早餐店,知道了老板娘和她的女兒小雲,知道了關小肉鋪的老關和小關,知道了來回好幾次,最後還是命喪米鎮的童先生,知道了賭鬼丈夫和銀娘、小月亮的分離,知道了藍兒和精銳的舍翅相守,還有靐婆的兩難選擇
法師不喜歡聽米鎮兩次大戰的經過,但他似乎對此早已心知肚明,米藍覺得慧明法師對米鎮的事,心裡如明鏡般的清楚。
但他喜歡向米藍打聽一些有趣的事,比如米藍做的香包,夜九的速食麵,老板娘的青精飯,金街邊的紅燈籠,當然,對剛開張的小雲涼拌豬頭肉,他也聽得津津有味,而且還會笑著說阿彌陀佛,貧僧謹遵佛規,秉持慈悲之心,戒食葷腥,不能吃肉。
這天,他和米藍打掃著寺院內的落葉和灰塵,聽到遠處傳來的鞭炮聲,他問道這是鎮上有什麼事發生嗎?
米藍說是的,昨天鎮上有夜鬼食人,傷了好幾個鎮上的居民,今天南淩掌櫃和他們的家人要帶他們去鬾園安葬。
慧明法師聽到後,臉色有些變了,他沉吟片刻,雙手合十,神色悲憫道阿彌陀佛,這般慘事,實乃人間大不幸。逝者無辜,在這世間遭此橫禍,亡魂恐難安歇。貧僧雖修行尚淺,但也願儘綿薄之力。
說罷,他看向米藍你可願與我一起,去鬾園,為這些枉死之人誦經祈福,讓他們得以超脫苦難,往生極樂?
米藍點點頭,兩人收拾了院裡的灑掃之物,起身往山下去。
慧明法師不請自來,親自前往鬾園,為死去的百姓薦亡。他一現身鬾園,在場的人,南淩、老洪頭、貓姝和一乾米鎮百姓,紛紛注目,道謝。
午後的鬾園,突然生起一陣濃重的霧氣,彌漫四周,將日光嚴嚴實實地隔絕在外,使得園內的一切都影影綽綽、朦朧難辨。
按照米鎮的習慣,這些死去者都被合葬於一處,不留字碑。眾人圍在掩埋好的墳墓前,沉默哀悼著。
慧明法師身著一襲素淨的僧袍,在死寂的鬾園中顯得格外醒目。他盤坐在空地上,雙眼緊閉,麵容沉靜,口中念念有詞,那低沉而莊重的誦經聲,仿佛穿透了層層迷霧,在園中悠悠回蕩。
米藍感受到了鬾園上空的氣場變化,她的六指在微微發燙,而胸前的玉珠也在升溫,隨著法師的誦經聲,周圍的霧氣似乎也有了變化,時而緩緩流動,時而聚攏又散開,像是那些亡魂在努力回應著法師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