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冥軒聽著,心中冷笑一聲。
父皇的“稍後再議”,恐怕便是將此事輕輕揭過,不願深究了。
他再次從袖中取出一份折子,雙手呈上,“父皇,此乃兒臣親筆所書,詳細記錄了臨安城瘟疫始末,以及兒臣所作所為,懇請父皇過目。”
皇上目光落在燕冥軒再次遞來的折子上,略一停頓,這才伸出手,從太監手中接過。
他展開折子,目光隨意掃過紙上的字跡,不過片刻,便又合上,放回龍案之上。
“既已解決瘟疫,便是好事。”
皇上語氣淡淡,“朕心甚慰。”
燕冥軒心中更是冷意蔓延。
父皇如此態度,是真不知情,還是裝作不知?
他微微躬身道“兒臣幸不辱命,能為父皇分憂,乃是兒臣的本分。”
他這個兒子,倒也識趣。
皇上語氣緩和了幾分,“冥軒此番前往臨安,確是立了大功,待此事過後,朕必有重賞。”
他抬手示意身邊的太監,“賞賜之事,稍後擬旨。”
燕冥軒再次躬身,姿態謙遜,“為父皇分憂,乃是兒臣分內之事,不敢言功,更不敢奢求賞賜。”
一旁的燕九晁緊緊盯著燕冥軒,目光陰鷙。
燕冥軒竟然真的從臨安城活著回來了,不僅活著回來了,還解決了那場足以致命的瘟疫!
他的所有謀劃,所有布局,都因為燕冥軒的歸來,化為了泡影。
這讓他如何甘心?
儘管心中恨得咬牙切齒,燕九晁麵上卻不得不擠出一絲笑容,拱手向燕冥軒道“恭喜太子皇兄平安歸來,解決臨安瘟疫,實乃為國家立下大功。”
燕冥軒冷眼看向他,譏諷道“此次臨安之行,多虧三皇弟掛念,才得以脫險。”
燕九晁臉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隨即朗聲笑道“太子皇兄吉人自有天相,自然能逢凶化吉,化險為夷。”
燕冥軒冷笑一聲。
皇上又問了些臨安城的情況,諸如百姓傷亡,疫情控製,以及後續的重建工作等等。
燕冥軒一一作答,條理清晰,邏輯分明。
朝堂之上,原本鴉雀無聲,此刻卻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
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言語之間,無一不是對燕冥軒的誇讚與欽佩。
燕九晁聽著這些讚美之詞,心中如同翻江倒海般。
他費儘心機,步步為營,卻最終為他人做了嫁衣!
皇上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再次轉向燕九晁,“如今太子既已歸來,且瘟疫已解,臨安之行,便不必再去了。”
“兒臣遵旨。”
燕九晁躬身領旨,低頭的瞬間,眼底寒光乍現。
燕冥軒將燕九晁的神色變化儘收眼底,隱隱猜到了他的想法。
無非就是設計自己死於瘟疫,再踩著他的屍骨登上太子之位,好手段!
就在這時,太尉站了出來,拱手向皇上進諫道“太子殿下此次臨安之行,勞苦功高,為國為民,立下如此大功,皇上理應嘉獎,以示皇恩浩蕩,也免得落人口舌,說皇上不重視太子。”
皇上眉頭微蹙,心中百般不願,卻也不得不顧及朝臣的看法,隻得沉聲道“太子此次臨安之行,確是立下大功,賞黃金千兩,綢緞百匹,良田百頃。”
燕冥軒麵無表情。
這賞賜,不過是為了堵住悠悠眾口罷了。
他微微垂眸,掩去眼底的冷意,領賞後並未行跪謝之禮